[發明專利]一種高危人群職業病的預防管理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8047.6 | 申請日: | 2021-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4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闕纖灃;曹桐;吳曉芳;高建林;魯菊英;徐冬;馮蘭芳;蔣海燕;張曉義;顧云娟;肖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16H10/60 |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韓冬 |
| 地址: | 22600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危 人群 職業病 預防 管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危人群職業病的預防管理方法及系統,應用于一信息管理系統,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獲得對于第一用戶的第一預防特征集;對第一用戶工作環境的第一圖像信息進行區域劃分,獲得第一區域集;將所述第一預防特征集和所述第一區域集輸入至第一特征映射模型,獲得各預防特征和各區域的第一映射關系;依據第一映射關系獲得各區域的信息采集方式;獲得各預防特征對應的信息采集閾值;依據信息采集閾值,對各信息采集方式進行參數設定;繼而對第一工作環境進行信息采集,并將采集結果發送至所述信息管理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高危人群工作中的安全問題監測程度不夠,且監測方式不夠智能化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危人群職業病的預防管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高危人群是指社會上的一些具有某種危險性高的特征(多指疾病)的人群組合,而這種疾病不僅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而對于高危人群的工作環境進行安全保障,是確保高危人群工作安全的重要措施,生產環境監測是識別、評價職業有害因素的一個重要依據,現有技術中,只依賴生產環境監測,而無法結合高危人群的身體各項指征對其工作環境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控。
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發明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對于高危人群工作中的各危險因素監測程度不夠,且監測方式智能化程度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高危人群職業病的預防管理方法及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高危人群工作中的各危險因素監測程度不夠,且監測方式智能化程度低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基于圖像識別技術,將高危人員的各項預防特征與工作區域進行匹配,從而實現全方位制定對于高危人員健康安全監測方案的技術目的。
鑒于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危人群職業病的預防管理方法及系統。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高危人群職業病的預防管理方法,應用于一信息管理系統,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獲得對于第一用戶的第一預防特征集;獲得所述第一用戶工作時第一工作環境的第一圖像信息;對所述第一圖像信息進行區域劃分,獲得第一區域集,所述第一區域集用于通過區域劃分對所述第一工作環境進行信息采集;將所述第一預防特征集和所述第一區域集輸入至第一特征映射模型,獲得第一映射結果,所述第一映射結果為所述第一預防特征集中各特征與所述第一區域集各區域的映射關系;依據所述第一映射結果,獲得所述第一區域集的第一信息采集方式;獲得所述第一預防特征集中各預防特征對應的第一信息采集閾值;依據所述第一信息采集閾值,對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方式進行參數設定;獲得第一采集指令,按照所述第一信息采集方式,對所述第一工作環境進行信息采集,并將第一采集結果發送至所述信息管理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未經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80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