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新能源電動水上作業船及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6985.1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4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厲玉生;陳天翼;厲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貿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21/17 | 分類號: | B63H21/17;B63B3/38;B63B1/12;H02J7/35;B63H5/08;B63H23/02;B63B73/00;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新能源 電動 水上 作業 裝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裝配式新能源電動水上作業船及裝配方法,包括龍骨機構,所述龍骨機構的外表面安裝有雙體船體,所述雙體船體的上表面焊接有艦橋,所述艦橋的前表面焊接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安裝有太陽能電板;利用矢量驅動機構之間的相關機構形成機械聯動配合,在連輥及第二連軸塊將整體機構形成一個鉸鏈四桿機構并施加虛約束的同時,實現兩組螺旋槳可以在雙體船體水線以下的尾部空間的任意角度進行旋轉,以及在雙體船體水線以下的尾部空間的任意間距進行調節,實現兩組矢量驅動,從而在實際情況下可以針對不同的海況及巡查機動需求,進行快速的自適應變化與調節,并且不需要傳統的船舵裝置依然可以完成小角度轉向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船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裝配式新能源電動水上作業船及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近海岸工程巡航作業的相關船舶而言,長期存在著適航能力差、能耗及經濟性損失高,以及單(或雙)舵機構難以適應湍急的水流或針對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大傾角穿插的需求,并且運用的船只越多且水上作業安全風險大的情況下,企業需要增加風險管控的成本投入就越多,由此進一步加大了項目施工的經濟負擔。
為此,提出一種裝配式新能源電動水上作業船及裝配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新能源電動水上作業船及裝配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裝配式新能源電動水上作業船,包括龍骨機構,所述龍骨機構的外表面安裝有雙體船體,所述雙體船體的上表面焊接有艦橋,所述艦橋的前表面焊接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安裝有太陽能電板,所述雙體船體的內側均勻安裝有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板的電性輸出端與所述蓄電池的電性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雙體船體的內側安裝有液壓泵,所述雙體船體的內側壁后部安裝有矢量驅動機構;
所述矢量驅動機構包括兩個船舶電機、兩個傳動軸、兩個連接法蘭、兩個密封套桿、兩個螺旋槳、兩個連接塊、兩個第一液壓油缸、兩個三角支撐塊、兩個第一連軸塊和兩個第二液壓油缸,所述船舶電機的輸出軸通過一個萬向聯軸器機構與所述傳動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法蘭的后表面通過螺栓與所述雙體船體的后部下側螺紋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外表面與所述連接法蘭的內側壁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密封套桿的內側壁與所述傳動軸的外表面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外表面與所述螺旋槳的內側壁焊接,所述密封套桿的外表面與所述連接塊的外表面焊接,所述連接塊的外表面通過另一個所述萬向聯軸器機構與所述第一液壓油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外表面與所述三角支撐塊的外表面焊接,所述三角支撐塊的上表面與下表面通過銷軸與所述第一連軸塊的內側壁鉸接,所述第一連軸塊的前表面與所述第二液壓油缸的活塞桿焊接,所述第二液壓油缸與所述第一液壓油缸的驅動端均與所述液壓泵的出水口連通。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龍骨機構包括若干個旁龍骨板、若干個龍筋骨板、若干個舭龍骨和若干個艦艏骨,所述旁龍骨板的外表面與所述龍筋骨板的外表面通過鉚釘鉚接,所述龍筋骨板的外表面與所述舭龍骨的外表面通過鉚釘鉚接,所述舭龍骨的外表面通與所述艦艏骨的外表面通過鉚釘鉚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雙體船體的下表面焊接有穩定鰭。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矢量驅動機構還包括兩個第一橡膠套筒,所述密封套桿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一橡膠套筒的外表面粘接,所述第一橡膠套筒的外表面與所述連接法蘭的外表面粘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連接塊的外表面通過銷軸鉸接有第二連軸塊,兩個所述第二連軸塊的內側壁通過軸承鉸接有連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萬向聯軸器機構包括第一連軸筒、第二連軸筒、換向球和第二橡膠套筒,所述第一連軸筒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二橡膠套筒的外表面粘接,所述第二橡膠套筒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二連軸筒的外表面粘接,所述換向球的外表面均與所述第一連軸筒和所述第二連軸筒的內側壁相適配,所述換向球的外表面通過兩個軸承均與所述第一連軸筒和所述第二連軸筒的外表面轉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貿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貿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69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