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黃絲衣霉制備黑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92912.8 | 申請日: | 202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56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亞輝;曾貞;張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10 | 分類號: | A23F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劉靜 |
| 地址: | 510642***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黃絲衣霉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黃絲衣霉制備黑茶的方法,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本發明利用黃絲衣霉接種于毛茶原料,通過單因素實驗,篩選發現30℃、35%潮水量、105個/ml濃度、接種時菌液與茶樣體積質量比為1ml:40g條件下接種時,黃絲衣霉生長繁殖迅速,口味較好,為最佳接種方案。本發明證明了黃絲衣霉接種茶葉的可行性,為產業上制備黑茶提供了新的選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黃絲衣霉制備黑茶的方法。
背景技術
黑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屬于后發酵茶。茯磚茶是黑茶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具有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陳香顯露、清徹紅濃、醇厚回甘綿滑的特點,廣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黑茶的風味與發酵過程使用的微生物品種息息相關,目前黑茶的制備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微生物包括冠突散囊菌、酵母菌、黑曲霉等,尋找新的能夠用于黑茶生產的微生物對黑茶新品種的開發與風味的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黃絲衣霉屬于真菌的一種,目前由于其對燃料的某些降解優勢而逐漸成為學者們研究的熱點。目前尚未有利用黃絲衣霉發酵生產黑茶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茶褐素含量黑茶的制備方法,利用黃絲衣霉接種發酵毛茶原料,從而提升黑茶中茶褐素含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種利用黃絲衣霉制備黑茶的方法,利用黃絲衣霉接種毛茶原料,固態發酵制備黑茶。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毛茶原料為黑毛茶。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黃絲衣霉接種的具體步驟包括:毛茶原料在115℃的條件下蒸汽滅菌30分鐘后加入黃絲衣霉菌液,恒溫培養。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毛茶原料的潮水量為25-45%,所述黃絲衣霉菌液的濃度為105-107個/ml,所述黃絲衣霉菌液與毛茶原料的體積質量比為1ml:40g,培養時的溫度為20-40℃。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毛茶原料的潮水量為35%,所述黃絲衣霉菌液的濃度為105個/ml,所述黃絲衣霉菌液與毛茶原料的體積質量比為1ml:40g,培養時的溫度為30℃。
技術方案之二,提供了一種所述的任一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黑茶。
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基本確定了最佳的潮水量、發酵溫度、菌液濃度范圍。通過在不同培養條件下黃絲衣霉在茶樣上生長狀況的觀察以及感官評價,30℃、35%潮水量、105個/ml濃度條件下,黃絲衣霉生長繁殖迅速,口味較佳,為最佳接種方案。
本發明首次公開了黃絲衣霉在黑茶制備領域的應用,拓寬了黃絲衣霉的應用領域,為產業上制備黑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發明的實施為黑茶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有望在黑茶新品種開發、口味改進方面推廣應用,具備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黃絲衣霉形態圖;
圖2為接種茶樣后黃絲衣霉生長形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多種示例性實施方式,該詳細說明不應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應理解為是對本發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實施方案的更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農業大學,未經華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29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氣田開采測試用防扭水力錨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果實采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