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61002.3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8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田苗苗;吳萍琴;仲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 代理公司: | 合肥興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東升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護 隱私 多維 數據 聚合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法,本發明方法適用于多層聚合模型下的多維數據安全聚合場景。在這種場景下,數據請求者通過兩層聚合將數據提供者的數據安全地進行匯集,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保證數據的隱私性和完整性。與現有方法相比,本發明的計算效率更高,可以應用于計算能力受限的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法,屬于信息安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移動設備大量普及,數據呈爆炸式的增長,移動感知成為一個研究熱點。在移動感知環境下,數據請求者要求數據提供者定期提供其感知數據。然而,提供者的數據中包含了其敏感信息,會導致一些隱私和安全問題,并且,單維數據的采集已經難以滿足數據請求者細粒度分析數據的需求。為了解決以上兩個問題,需要設計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法。當前,保護隱私的數據聚合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智慧交通、環境監測、醫療保健以及智能電網等各個領域。例如,2017年Shen等人提出了一種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案ECDA(Efficient Privacy-Preserving Cube-Data AggregationScheme for Smart Grid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SECURITY)。但是,該方案基于復雜的Paiilier同態加密算法以及需要雙線性操作的BLS短簽名算法,給系統帶來了較大的計算開銷。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法,保證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的同時,降低系統的計算開銷。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保護隱私的多維數據聚合方法,系統框架包括一個數據請求者DR、一個第二層聚合節點SAN,多個第一層聚合節點FAN以及多個數據提供者DP;
所述數據聚合方法包括步驟:
系統建立,數據請求者DR完成密鑰分發和系統參數生成,具體步驟如下:
(1)DR隨機選擇不同的整數i∈[1,m]分發給第一層聚合節點FAN作為標識,表示成FANi;隨機選擇不同的整數k∈[1,n]分發給數據提供者,數據提供者用(i,k)作為標識,表示成DPik;用戶DPik的l維數據表示為dik=(dik1,...,dikj,...,dikl);
(2)輸入安全參數κ,模數N=pq,其中p,q是長度為κ的兩個不同素數;定義哈希函數H:Z→[0,N2-1];偽隨機函數F1,F2:Z→[0,N2-1];
(3)選擇n×m個隨機數sik∈[0,N2-1],i∈[1,m],k∈[1,n];將sik分配給DPik作為加密密鑰,將密鑰分配給FANi,i∈[1,m];
(4)DR選擇一個任意大小的密鑰a0和密鑰a∈[0,N2-1];將a發給SAN;SAN將a隨機分成m份ai分發給各個FANi,滿足FANi將ai分成n份aik分發給 DPik,滿足
(5)隨機選擇R1和R2滿足R1,R2>nD,其中D=max(dikj),i∈[1,m],k∈[1,n],j∈[1,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學,未經安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0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