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合成α-酮戊二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7710.1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60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恒德;劉龍;堵國成;李江華;呂雪琴;劉克;張西進;朱玉欽;李建波;劉家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自然生物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1 | 分類號: | C12N1/21;C12N15/53;C12N15/70;C12N9/06;C12P7/5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濰坊博強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李偉 |
| 地址: | 276511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合成 酮戊二酸 基因工程 及其 中的 應用 | ||
1.高效合成α-酮戊二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大腸桿菌宿主為表達L-氨基酸脫氨酶Pm1的Escherichia coli BL21(DE3),所述L-氨基酸脫氨酶Pm1通過質粒pET20b-N2-pm1-Q100I在大腸桿菌BL21中表達;
所述L-氨基酸脫氨酶Pm1的基因序列的N端融合了N端編碼序列,且第100位的谷氨酰胺突變為異亮氨酸,形成所述質粒pET20b-N2-pm1-Q100I,所述質粒pET20b-N2-pm1-Q100I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合成α-酮戊二酸的基因工程菌,所述質粒pET20b-N2-pm1-Q100I的構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分子對接與飽和突變位點的選擇
在 SWISS MODEL 數據庫中搜索所述L-氨基酸脫氨酶Pm1的同源酶晶體模型,選擇的所述同源酶晶體模型的同源性至少為90%;
利用Discovery Studio軟件,將所述同源酶晶體模型的三維蛋白結構文件和底物L-谷氨酸的三維結構文件,進行分子對接;
選擇關鍵位點進行定點飽和突變,設計引物,以質粒pET20b-pm1為模板,全質粒PCR擴增,將PCR產物分別轉入大腸桿菌BL21中表達,進行催化驗證,經篩選獲得Q100I的正向突變菌株;
(2)融合N端編碼序列的重組質粒構建
根據N端編碼序列和pm1的基因序列,設計引物,以質粒pET20b-pm1-Q100I為模板,全質粒PCR擴增,將PCR產物分別轉入大腸桿菌JM109中,測序驗證,將構建成功的N端融合重組質粒分別轉化入大腸桿菌BL21中,進行全細胞催化驗證,獲得正向突變的N2菌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合成α-酮戊二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
選中的所述同源酶晶體模型為模型5fjm.1A,所述模型5fjm.1A與L-氨基酸脫氨酶Pm1的同源性高達93.51%;
所述同源酶晶體模型的三維蛋白結構文件包括輔酶FAD的結構;
進行定點飽和突變選擇的關鍵位點為Gln281、Phe318,分別對應L-氨基酸脫氨酶Pm1的Q100、W439、R316和Y98。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利用所述基因工程菌全細胞催化L-谷氨酸生成α-酮戊二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全細胞的獲得方法為,
將所述基因工程菌接種至發酵培養基中,在25~37℃的溫度環境中培養,以0.005~0.02 mM的IPTG進行誘導10~15h,離心收集獲得基因工程菌全細胞。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基因工程菌接種至發酵培養基時,種子液以OD值0.1~0.2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培養基中,當OD值達到2時,在25~30℃溫度環境中,以0.01mM的IPTG進行誘導12h,離心收集全細胞。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培養基的配方為:蛋白胨12g/L、酵母提取物24 g/L、甘油4 g/L、磷酸氫二鉀2.31 g/L、三水磷酸氫二鉀16.42g/L。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全細胞的催化方法為,
將離心收集的全細胞用緩沖液懸浮后,加入底物L-谷氨酸,在30℃溫度環境中、220rpm的IPTG催化條件下催化反應24h。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在合成α-酮戊二酸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催化反應在250mL的三角瓶中進行,催化體系總體積為25mL,細胞8g/L ,L-谷氨酸105g/L,緩沖液為pH為7.0的0.1M的磷酸鈉緩沖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自然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大自然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77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小高碳工具鋼晶間氧化深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控制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