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4211.0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7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劍平;陳就;張豐;夏林海;袁彬彬;吳長波;蘇培剛;沙豐;高浚博;丁治天;鐘沛;寇溪;張晨陽;張莉莉;趙旭東;黃玉軍;李文君;翟翥;李欣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D11/06 | 分類號: | B64D1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民航 貨運 飛機 機組 成員 兩用 休息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民航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其技術方案為:一種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包括設置于飛機導軌上框架,框架上固定有坐盆,坐盆的一側設置有靠背,坐盆的另一側設置有腿靠,靠背和腿靠均轉動連接于框架上;所述靠背上連接有靠背鎖止機構,框架設置有用于與靠背鎖止機構配合的平躺位靠背限位孔和坐姿位靠背限位孔;所述腿靠上連接有腿靠鎖止機構,框架上設置有用于與腿靠鎖止機構配合的平躺位腿靠限位卡槽和坐姿位腿靠限位卡槽。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腿靠和靠背均可在坐姿和躺姿之間切換的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民航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我國民航規章CCAR121-R5部的要求,對于擴編飛行機組,需要為機組成員提供休息設施,保證機組成員的休息質量,目前僅在民航客運飛機中有相關配置,而在民航貨運飛機既無此類應用設施,也無此類解決方案。
專利申請號為CN201921261446.4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布了一種民航客運飛機上機組成員休息設施,安裝在現有飛機座椅和座椅安裝導軌上,為機組人員提供接近平躺的休息設施,解決現有技術窄體機無專門給機組成員提供的休息設施難以保證機組成員良好休息質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機組成員休息設施包括骨架和泡沫墊;骨架包括中架、靠背、尾架、撐布、以及支腿;泡沫墊由泡沫墊塊拼裝而成,其可以順暢、快捷、高效地安裝拆卸與收納。本實用新型具有靠背角度可調、尾部與腿部可伸縮,適用于任一機型、任一三聯排以上、座墊發生較大蠕變等飛機經濟艙航空座椅上,具有安全、舒適、可靠、通用性強、易于收納等特點。
但是上述平躺休息裝置用于民航客運飛機,而不適用于民航貨運飛機。上述平躺休息裝置的靠背可調節角度,但腿靠無法調節角度,使用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腿靠和靠背均可在坐姿和躺姿之間切換的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民航貨運飛機用機組成員躺坐兩用休息裝置,包括設置于飛機導軌上框架,框架上固定有坐盆,坐盆的一側設置有靠背,坐盆的另一側設置有腿靠,靠背和腿靠均轉動連接于框架上;所述靠背上連接有靠背鎖止機構,框架設置有用于與靠背鎖止機構配合的平躺位靠背限位孔和坐姿位靠背限位孔;所述腿靠上連接有腿靠鎖止機構,框架上設置有用于與腿靠鎖止機構配合的平躺位腿靠限位卡槽和坐姿位腿靠限位卡槽。
靠背和腿靠均能相對于坐盆轉動,則靠背和腿靠的角度可進行調節。當靠背轉動到與坐盆平行時,可將靠背鎖止機構插入平躺位靠背限位孔內,則靠背相對于框架固定。當腿靠轉動到與坐盆平行時,腿靠鎖止機構卡合入平躺位腿靠卡槽內,腿靠相對于框架固定。此時,本裝置可用于機組成員平躺休息。當靠背轉動到坐姿位靠背限位孔位置時,可將靠背鎖止機構插入坐姿位靠背限位孔內,則靠背相對于框架固定。當腿靠轉動到坐姿位腿靠限位卡槽時,腿靠鎖止機構卡合入坐姿位腿靠卡槽內,腿靠相對于框架固定。此時,本裝置可作為座椅使用。本發明的裝置能在坐姿和躺姿之間切換,方便機組成員使用。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靠背鎖止機構包括靠背鎖止手柄,靠背鎖止手柄套設于靠背上,靠背和靠背鎖止手柄之間連接有靠背復位彈簧,靠背鎖止手柄的一端固定有靠背限位銷;所述靠背處于平躺位時,靠背限位銷插入平躺位靠背限位孔內;所述靠背處于坐姿位時,靠背限位銷插入坐姿位靠背限位孔內。調整靠背位置之前,拉動靠背鎖止手柄,則靠背限位銷脫出,再轉動靠背。靠背轉動到位后,釋放靠背鎖止手柄,靠背鎖止手柄在靠背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被推出,則靠背限位銷能插入平躺位靠背限位孔或坐姿位靠背限位孔,實現平躺位和坐姿位的切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未經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第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42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