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1217.2 | 申請日: | 2021-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5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孟芙容;那德生;曹強;何永攀;吳龍八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開沃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S1/08 | 分類號: | B60S1/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21001 江蘇省徐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用電 感應 系統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安裝于風擋玻璃上,包括平面電容傳感器以及將平面電容傳感器安裝于其中的外殼,風擋玻璃上粘有玻璃支架,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安裝固定于玻璃支架上。平面電容傳感器包括分布于兩側的感應電容傳感器以及位于感應電容傳感器之間的基準電容傳感器。本發明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采用3D(3維)區域測量,無死區,檢測面積≥100%,檢測更精確,平面電容傳感器對少量的灰塵氣泡不敏感,故絲印玻璃時可只留下燈光傳感器所需的小孔(直徑5?8mm)即可,安裝時產生的氣泡灰塵對最終產品性能及外觀影響可忽略不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及其工作方法,其屬于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越來越自動化,智能化,感應雨刮系統也幾乎成為了很多車型必備的系統,所謂感應雨刮,是能夠通過雨量傳感器感應雨滴的大小,自動調節雨刮運行速度,為駕駛者提供良好的視野,從而大大提高雨天駕駛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目前市場上的感應雨刮系統,大多采用光電式雨量傳感器,光電式雨量傳感器技術是利用風擋玻璃表面光線的折射率和散射射率變化來探測雨量變化的。干燥條件下,發射管發射的紅外光近似100%折射到接受管,當有雨水時,由于雨水的散射作用,折射率將降低,接收到的紅外光強將小于100%,由此可以依據接收到的紅外光強判定是否下雨及雨量的大小。但是光電式雨量傳感器存在如下缺點:
1、需要設計光學支架;
2、探測區域為平面,測量面積?。?/p>
3、對車型的兼容性差;
4、對貼裝要求較高,氣泡、雜質對產品性能有影響,氣泡要求1mm,不能有雜質。
存在上述缺點的原因:
1、發光二極管發出的是一束錐形光線,光學支架用于約束其發出的所有光線按照直線傳播至風擋玻璃上,使光線按照一定角度傳播與接收;
2、因為其測量原理為點陣形成面的2D(2維)測量,只能探測玻璃表面的雨滴影響無法探測雨滴厚度。
3、光電式雨量傳感器對汽車前風擋玻璃厚度有一定限制,為5-7mm,一般適用于乘用車,而大巴車、公交車的玻璃厚度較厚,因此不能適用;
4、光電式雨量傳感器與玻璃之間存在氣泡或雜志時,一方面影響美觀,另一方面會導致雨量傳感器誤判,從而使雨刮誤動作。
因此,確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及其工作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安裝于風擋玻璃上,包括平面電容傳感器以及將平面電容傳感器安裝于其中的外殼,所述風擋玻璃上粘有玻璃支架,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安裝固定于玻璃支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平面電容傳感器包括分布于兩側的感應電容傳感器以及位于感應電容傳感器之間的基準電容傳感器。
本發明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用電容式感應雨刮系統的工作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平面電容傳感器采集雨水信號,然后經過數模轉換,數字信號傳輸給中央處理器;
步驟二:中央處理器通過雨量信號,判斷雨量大小,控制雨刮掛刷速度;
步驟三:通過LIN總線發出雨刮控制請求和對應刮刷速度信號,輸出給BCM,由BCM執行雨刮刷動快慢及停止。
進一步地,步驟三包括如下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開沃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開沃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12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