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泥基干硬性混凝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8101.4 | 申請日: | 2021-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1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瞿國梁;龔偉忠;吳湛;陳賢德;王曉祥;瞿國聯;施健;黃琳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婁城環保(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佳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唐毅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泥 基干 硬性 混凝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泥基干硬性混凝土,由重量份計,包括250~300份水泥、1450~1610份骨料、0.5~1.5份減水劑、0.3~0.5份粘合劑、180~220份水,所述骨料包括砂和廢泥,其中廢泥的重量為砂屑重量的5~25%,所述廢泥為氫氧化鎂進行煙氣脫硫之后產生的廢水經過沉淀、晾曬、破碎、篩分所得到,所述粘合劑包括聚乙烯醇和聚偏氟乙烯,其中聚偏氟乙烯的重量為聚乙烯醇重量的25~50%。本發明廢泥可被用來替代水泥基干硬性混凝土生產中所需的部分骨料,其28天抗折強度和28天抗壓強度均得到較大幅度提升,這種處置方法不僅能夠填補砂、石的短缺,保護天然資源,同時也能夠較好的處置氫氧化鎂進行煙氣脫硫之后產生的廢水,使其被合理再利用,減輕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和負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泥基干硬性混凝土。
背景技術
混凝土,簡稱為砼,是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其用水泥作為膠凝材料,砂、石作為集料,可與水、外加劑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公路結構形式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種混凝土層出不窮,品種繁多,其中干硬性混凝土的制品的種類日漸豐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維勃稠度值在10-30s范圍內的混凝土稱之為干硬性混凝土。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天然砂、石資源逐漸緊缺,很多砂、石資源匱乏的地區用于制備干硬性混凝土的原料已出現供給不足。
鑒于世界性能源問題,人們為了降低燃料成本,推行使用經濟的高燃料,如廣泛使用重油、石油、瀝青或煤炭等。由于這些燃料的使用,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煙粉塵,對大氣造成嚴重的污染,一般企業都是對排煙進行脫硫處理。使用廉價的氫氧化鎂作為吸收劑進行煙氣脫硫目前已成為實用的主流技術之一。氫氧化鎂進行煙氣脫硫之后其產生的廢水不能直接向大自然排放,目前較普遍的是將其送入氧化塔進行氧化,但是此過程較為繁瑣。因此,需要尋求另外一種處理此廢水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泥基干硬性混凝土,既能夠填補砂、石的短缺,也能夠較好的處理氫氧化鎂進行煙氣脫硫之后產生的廢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水泥基干硬性混凝土,由重量份計,包括250~300份水泥、1450~1610份骨料、0.5~1.5份減水劑、0.3~0.5份粘合劑、180~220份水,所述骨料包括砂和廢泥,其中廢泥的重量為砂屑重量的5~25%,所述廢泥為氫氧化鎂進行煙氣脫硫之后產生的廢水經過沉淀、晾曬、破碎、篩分所得到,所述粘合劑包括聚乙烯醇和聚偏氟乙烯,其中聚偏氟乙烯的重量為聚乙烯醇重量的25~50%。
進一步,所述廢泥按重量份計,包括29~31份SiO2、18~20份MgO、14~16份Al2O3、4~5份CaO、2~4份SO3、1~2份Fe2O3、0.4~0.6份Na2O、0.2~0.4份K2O。
進一步,所述廢泥的重量為所述砂重量的15%。
進一步,所述粘合劑的重量份為0.4份。
進一步,所述聚偏氟乙烯的重量為所述聚乙烯醇重量的38%。
進一步,所述廢泥的粒徑為6mm~30mm。
進一步,所述水泥為海螺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所述砂為天然硬質中粗砂,細度模數為2.6~3.0,所述減水劑主要成份為β-萘磺酸甲醛高縮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婁城環保(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婁城環保(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81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