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6543.5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3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葛平平;劉杰;魏健;郭斗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綠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1/79 | 分類號: | D06M11/79;D06M11/74;D06M11/71;D01F9/16;D01F1/04;D01F1/10;D06M101/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王榮君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隔熱 碳纖維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包括原料、顏料和添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硅粉、碎狀檳榔殼、水、氫氧化鉀溶液、苯酚、濃硫酸、二惡烷水溶液、聚乙烯醇和甲醛溶液;
所述顏料包括著色顏料;
所述添加劑包括憎水劑、抗氧化劑、防腐劑和防霉劑;
所述聚乙烯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以體積比濃度為93-95%的乙醇作為工業級聚乙烯醇原料的提取劑,在攪拌條件下,在乙醇中加入工業級聚乙烯醇原料,所述工業級聚乙烯醇原料投料量與乙醇的用量的質量比為1:4;
S2:升溫到40-60℃溫度,繼續攪拌并浸提;
S3:對浸提后含有雜質的提取劑進行抽濾,得到聚乙烯醇半成品,抽濾在真空度為負0.06MPa的真空條件下進行;
S4:將得到的聚乙烯醇半成品進行干燥后出料,干燥在雙錐回轉真空干燥設備中進行,得到聚乙烯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鉀溶液的質量百分比為30-40%,所述二惡烷水溶液的質量百分比為80%,所述甲醛溶液的質量百分比為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著色顏料包括白色、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和黑色顏料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劑采用甲基硅醇鈉憎水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劑包括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脫氫乙酸鈉、丙酸鈣、雙乙酸鈉、乳酸鈉和對羥基苯甲酸丙酯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顏料包括鈦白和鋅鋇白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所述紅色顏料包括鐵紅、甲苯胺紅和鎘紅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所述黃色顏料包括鐵黃和鉻黃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所述綠色顏料包括酞菁綠和鉻綠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所述藍色顏料包括酚酞藍、佛青、群青、鐵藍和普魯士藍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所述紫色顏料包括甲苯胺紫和喹吖啶酮紫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所述黑色顏料包括炭黑和鐵黑中的一種或者幾種。
7.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硅粉粉碎后用80-90℃的熱水浸泡40-50分鐘,過濾掉熱水,靜置2h,得到活化硅粉;
S2、在活化硅粉中加入30-40%氫氧化鉀溶液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活化硅粉與30-40%氫氧化鉀溶液的質量比為1:10,接著將混合液加熱至85-95℃,在此溫度下反應12-14小時,得到堿性硅溶膠;
S3、小料混合:碎狀檳榔殼、苯酚、濃硫酸和80%二惡烷水溶液混合均勻;
S4、將小料混合加熱至80-90℃,在此溫度下反應100-120分鐘,加熱后靜置2h,加入30-40%氫氧化鉀溶液,使小料混合的PH值調至中性,然后過濾得到濾液,將濾液經旋轉蒸發儀濃縮后得到純液化物;
S5、大料混合:純液化物、聚乙烯醇、40%甲醛溶液、著色顏料和添加劑混合均勻;
S6:將大料混合升溫至80-85°C,反應2-3小時后靜置2h,得到紡絲液;
S7、將紡絲液置于靜電紡絲儀中,使用鋁箔片包裹接收器,啟動紡絲過程,得到初紡纖維,再將初紡纖維放置于溫度為220-230℃的烘箱中烘烤3h,自然冷卻后得到碳纖維;
S8、將碳纖維作為陽極,石墨作為陰極,在11-13%的磷酸銨電解液中陽極氧化處理3-4分鐘,反應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并干燥,得到改性碳纖維;
S9、將改性碳纖維和堿性硅溶膠混合均勻,反應3h后,將改性碳纖維撈出并放入干燥箱中烘干,得到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改性隔熱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所述小料混合中碎狀檳榔殼、苯酚、濃硫酸和80%二惡烷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0-13):(15-18):(0.3-0.5):(13-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綠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綠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654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