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泄漏檢測功能的金屬密封環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2365514.0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27481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謝蘇江;梁邦;方德銀;姜博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一宇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23/20 | 分類號: | F16L23/20;F17D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李鴻儒;程意意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泄漏 檢測 功能 金屬 密封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泄漏檢測功能的金屬密封環墊,包括一個金屬密封環墊,其上、下端面及外側面設有相通的泄漏孔,一條泄漏管垂直連接于所述金屬密封環墊外側表面并與所述的泄漏孔相連通,所述泄漏管通過其末端的螺紋接頭以及螺紋接頭上的螺帽接頭與檢測裝置相連接,金屬密封環墊的上、下端面與連接件的結合面形成空腔,空腔通過泄漏孔及泄漏管與檢測裝置相連通。如果環墊內側與連接件結合的密封面處發生泄漏,介質將進入該空腔并向泄漏孔流動,最終通過泄漏管接觸到檢測裝置,由于檢測裝置可通過無線或有線向監控設備遠程發送信號,安全人員可以很快發現泄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泄漏檢測功能的金屬密封環墊,屬于法蘭密封領域。
背景技術
金屬密封環墊適用于高溫、高壓的管道法蘭密封,主要應用于海上油氣輸送管道、石油生產、煉油工業和鍋爐等領域。過去幾年的海上作業過程中由于法蘭泄漏造成了多起事故,由于存在碳氫化合物,油氣管道法蘭連接處密封環墊的泄漏構成了巨大的安全風險。現有技術中,金屬密封環墊都是利用環墊的密封面與法蘭或連接件的端面以一定的比壓壓緊從而保證密封,如劉艷軍,吳國鳳.金屬O形環密封結構的泄漏模型研究[J].潤滑與密封(2019,44(9):19-24. DOI:10.3969/j.issn.0254-0150.2019.09.004.)中提到的金屬密封環,但沒有對環墊的密封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這樣只能在密封失效后有害介質泄漏到環境中時才能引起注意,此時往往已經造成了安全事故,這種密封環墊的安全檢測極為被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泄漏檢測功能的金屬密封環墊,以提高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法蘭密封的可靠性,一旦金屬密封環墊內側密封面發生泄漏,該環墊能夠及時發出信號,防止有害介質泄漏到外部環境中。
本實用新型具體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泄漏檢測功能的金屬密封環墊,其特征在于,一個金屬密封環墊,其上、下端面及外側面設有相通的泄漏孔,一條泄漏管垂直連接于所述金屬密封環墊外側表面并與所述的泄漏孔相連通,所述泄漏管通過其末端的螺紋接頭以及螺紋接頭上的螺帽接頭與檢測裝置相連接,金屬密封環墊的上、下端面與連接件的結合面形成空腔,空腔通過泄漏孔及泄漏管與檢測裝置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金屬密封環墊為金屬八角墊、金屬橢圓墊、金屬透鏡墊中的一種,所述的金屬八角墊、金屬橢圓墊、金屬透鏡墊沿徑向切開后橫截面分別為八邊形、橢圓形、梯形。
所述的泄漏孔剖面呈水平的T形。
所述的泄漏管的孔徑大于或等于泄漏孔的孔徑。
所述的金屬透鏡墊上、下端面設有沿環墊圓周的環槽,環槽底部與泄漏孔連通形成空腔。
所述的泄漏管末端與螺紋接頭以焊接的形式連接,螺紋接頭與螺帽接頭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的檢測裝置的探測端粘接在螺帽接頭內部,螺帽接頭與檢測裝置之間形成一段封閉的圓柱殼體作為泄漏介質的緩沖區。
所述的檢測裝置為壓力檢測儀、VOC檢測儀、指示劑中的一種。
施工時,所述的具有泄漏檢測功能的金屬環墊被壓緊在兩側所需連接的法蘭之間,環墊上下兩端分別卡入法蘭端面所設的梯形槽處,環墊內外兩側與法蘭的梯形槽斜面接觸區域分別形成第一密封面及第二密封面,環墊上下端面與法蘭的梯形槽底面及側面形成空腔,當第一密封面存在泄漏時,介質會流入空腔內并通過泄漏孔沿泄漏管接觸到檢測裝置,而第二密封面可以阻止介質向外部環境泄漏或更大量泄漏,通過設備或管道各處密封環墊的檢測裝置與遠程監控設備進行無線或有線通信,安全人員即可實時監控多處法蘭連接有無泄漏。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一宇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未經溫州一宇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23655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