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跌測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912672.0 | 申請日: | 202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716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武巍;張何;朱慶慶;渠凱;楊君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4 | 分類號: | E21B4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跌測孔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申請公開了一種防跌測孔裝置,包括滾筒;主體支架;防跌支架和腳踏板;所述滾筒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的上端,所述防跌支架和所述腳踏板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下端,所述防跌支架和所述腳踏板相對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的兩側。本實用新型申請解決了由于常規的手搖裝置缺少制動裝置,沒有承力的支點,造成的作業過程中測繩不易控制,人員體力消耗大,且容易發生測繩失控跌落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申請涉及橋梁工程施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防跌測孔裝置。
背景技術
灌注樁是橋梁施工領域中的一種常見的施工過程,具體的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方法在地表下形成樁孔,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成的樁基,灌注樁成孔后要用測繩對其孔深進行檢測;傳統的測繩對灌注樁成孔的孔深進行檢測的方法是將測繩纏繞在Ⅱ字形框架,測孔時由測孔人員雙手持放;或是利用普通手搖裝置下放測繩。
上述方法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問題,首先,Ⅱ字形框架纏放測繩在測繩下放以及回收的過程中對測孔人員的體力消耗比較大;其次,傳統的手搖裝置缺少制動措施,在操作不當的情況下測繩會在墜頭自重的牽引下快速落入孔中,造成裝置失控;最后,裝置失控時,在測繩的拉扯下容易連同測孔裝置一起跌入孔中。
因此,針對上述方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提供一種新的裝置來彌補傳統施工裝置帶來的不便,確保進行相關工作的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跌測孔裝置,以解決由于常規的手搖裝置缺少制動裝置,沒有承力的支點,造成的作業過程中測繩不易控制,人員體力消耗大,且容易發生測繩失控跌落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供了一種防跌測孔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申請的防跌測孔裝置包括:
滾筒;
主體支架;
防跌支架和腳踏板;
所述滾筒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的上端,所述防跌支架和所述腳踏板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下端,所述防跌支架和所述腳踏板相對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的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為偏心軸滾筒。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的側面設有把手。
進一步的,所述把手呈L型。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支架是側立面為三角形的支架,所述主體支架的頂端處連接所述滾筒,所述主體支架的中部設有所述防跌支架,所述主體支架的底部連接所述腳踏板。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支架和/或所述防跌支架為各組成桿件之間首位銜接的閉合支架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支架和/或所述防跌支架由鋼管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腳踏板為鏤空的鋼板。
在本實用新型申請實施例中采用在傳統手搖測孔裝置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改進的方式,通過增設腳踏板、主體支架和防跌支架,達到了對繞有測繩的滾筒進行位置固定、方便制動的目的,從而實現了測繩過程中節省人力、有效制動的技術效果,進而解決了由于常規的手搖裝置缺少制動裝置,沒有承力的支點,造成的作業過程中測繩不易控制,人員體力消耗大,且容易發生測繩失控跌落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申請的進一步理解,使得本實用新型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變得更明顯。本實用新型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附圖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申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申請實施例的防跌測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9126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自動稱重功能的添加劑進料機構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三文治烹飪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