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上列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589099.4 | 申請日: | 202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25009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正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正福 |
| 主分類號: | B63H21/17 | 分類號: | B63H21/17;B63B21/62;B63H21/2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劉宏 |
| 地址: | 410207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上 列車 | ||
1.一種水上列車,包括領航艇(1)和功能艇(2),
所述領航艇(1)尾端拖掛有至少一個所述功能艇(2),以構成整列的水上列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領航艇(1)包括處于下方并與水面接觸以在水面航行的艇體平臺(101)以及處于所述艇體平臺(101)上并與所述艇體平臺(101)連接為一體的飛機機體(102),
所述艇體平臺(101)上設有用于在水中形成推力的航行動力系統,所述飛機機體(102)上設有用于在空氣中形成推力的空氣動力系統,通過空氣動力系統與航行動力系統的協調控制以實現整列水上列車的平穩航行;
所述艇體平臺(101)尾端和所述功能艇(2)的尾端均設有用于與后一節的所述功能艇(2)柔性連接的柔性連接機構(3),所述功能艇(2)的前端通過所述柔性連接機構(3)連接拖掛在所述艇體平臺(101)尾端以實現所述功能艇(2)隨所述領航艇(1)航行,所述功能艇(2)的尾端通過所述柔性連接機構(3)拖掛后一節的所述功能艇(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列車,其特征在于,
航行動力系統包括電源裝置、推進裝置、電源切換裝置、動力裝置和監測控制裝置,
電源裝置包括動力電池和柴油發電機組;
推進裝置包括齒輪箱和螺旋槳裝置;動力裝置包括變頻器和電動機;
動力電池和柴油發電機組在電源切換裝置的控制下單獨/協同工作,并經變頻器變頻供電給電動機,電動機帶動齒輪箱并驅動螺旋槳裝置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列車,其特征在于,
航行動力系統包括電力驅動裝置、燃油驅動裝置、傳動裝置和推進裝置,電力驅動裝置和燃油驅動裝置分別連接傳動裝置,以通過傳動裝置將動力輸出至推進裝置;
電力驅動裝置包括電池組件、電動馬達、驅動器和電磁離合器,電池組件通過驅動器向電動馬達提供電力,電動馬達的動力輸出端通過電磁離合器連接至傳動裝置,以將動力傳送至推進裝置;
燃油驅動裝置包括柴油發動機、啟動馬達以及油壓離合器,通過啟動馬達啟動柴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端通過油壓離合器連接至傳動裝置,以將動力傳送至推進裝置;
傳動裝置采用變速箱,變速箱的輸入端分別連接電磁離合器和油壓離合器,變速箱的輸出端連接至推進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水上列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艇體平臺(101)包括船艙以及處于船艙底部的浮體,兩個浮體分別處于船艙底部的兩側,浮體的前端設置為利于前行的錐形,浮體的底部設置為向內凹陷的凹形底面,以使得艇體平臺(101)在快速航行時減少與水面的接觸面積,進而降低航行阻力;
推進裝置設于所述艇體平臺(101)的尾端,和/或推進裝置分別設于所述艇體平臺(101)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水上列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飛機機體(102)的腹部與所述艇體平臺(101)連接為一體,所述飛機機體(102)前端設有駕駛艙,所述飛機機體(102)的中部兩側分別設置有主機翼(1021),所述飛機機體(102)的尾部設置有雙T型尾翼(1022),所述雙T型尾翼(1022)包括由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組成的水平尾翼以及由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組成的垂直尾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列車,其特征在于,
空氣動力系統采用渦扇發動機、渦噴發動機或渦槳發動機,空氣動力系統分布于所述飛機機體(102)兩側的所述主機翼(1021)上;
空氣動力系統和航行動力系統分別連接控制系統,空氣動力系統作為航行動力系統的輔助動力,通過控制系統控制空氣動力系統和航行動力系統協調控制,以確保所述領航艇(1)拖掛所述功能艇(2)穩定航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正福,未經李正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58909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