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扭矩限制器、開閉部件驅動裝置及馬桶蓋開閉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293886.4 | 申請日: | 2020-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7503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錢一君;巖下浩之;石水昭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三協(浙江)有限公司;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1/22 | 分類號: | F16H1/22;F16H35/10;A47K13/24;A47K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314299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扭矩 限制器 開閉 部件 驅動 裝置 馬桶蓋 單元 | ||
一種扭矩限制器、開閉部件驅動裝置及馬桶蓋開閉單元,能防止或抑制扭矩降低。扭矩限制器具有:第一齒輪部件(101),其具備第一齒輪部和軸部;筒狀部件(102),其固定于軸部;螺旋彈簧(103),其繞緊于筒狀部件;以及第二齒輪部件(104),其具備與螺旋彈簧隔開間隙對置的筒部(121)、設置于筒部的外周面的第二齒輪部(122)、設置于筒部的第一狹縫(131)及第二狹縫(132)。螺旋彈簧的一端(103a)插入到第一狹縫中,另一端(103b)插入到第二狹縫中。當螺旋彈簧的一端與一對第一狹縫內壁面(131a、131b)中的一方抵接時,螺旋彈簧的另一端與一對第二狹縫內壁面(132a、132b)雙方分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扭矩限制器、具備扭矩限制器的開閉部件驅動裝置及馬桶蓋開閉單元。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開閉馬桶單元的馬桶蓋的開閉部件驅動裝置。專利文獻1的開閉部件驅動機構具有電動機、連接有馬桶蓋等開閉部件的輸出軸、以及將電動機的驅動力傳遞到輸出軸的傳遞機構。另外,開閉部件驅動機構在由傳遞機構傳遞的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的中途具備扭矩限制器。
在相同文獻中,在傳遞機構的第二齒輪上構成有扭矩限制器。即,第二齒輪具備形成有大徑齒輪的杯狀的第一旋轉部件、形成有小徑齒輪的第二旋轉部件、以及構成于第一旋轉部件和第二旋轉部件之間的扭矩限制器。第一旋轉部件在圓筒狀主體部的外周面具備大徑齒輪,在圓筒狀主體部的內周面具備在周向上反復且連續地形成三角形狀的凹部的鋸齒部。第二旋轉部件具備形成有小徑齒輪的第一筒部和在第一筒部的軸線方向上相鄰的第二筒部。在第二筒部的外周面設置有從周向的三個部位沿周向的同一方向延伸的彈性變形部。在彈性變形部的前端形成有陷入第一旋轉部件的凹部的凸部。在扭矩限制器中,通常時,通過第一旋轉部件的凹部和第二旋轉部件的凸部的卡合,第二旋轉部件和第一旋轉部件一體地旋轉。在對第一旋轉部件施加過大的負載的情況下,彈性變形部變形,凸部在周向上移動到相鄰的凹部。由此,在第一旋轉部件和第二旋轉部件之間,旋轉的傳遞被切斷。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221105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專利文獻1的扭矩限制器中,當施加過大的負載時,第二旋轉部件的彈性變形部的凸部和連續地形成有凹凸的第一旋轉部件的內周面滑動接觸。因此,存在第一旋轉部件的凸部和第二旋轉部件的凹凸的內周面容易磨損的問題。如果第一旋轉部件和第二旋轉部件的滑動部分磨損,則有時扭矩限制器能夠傳遞的扭矩會降低。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或抑制可傳遞的扭矩降低的扭矩限制器。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該扭矩限制器的開閉部件驅動裝置及馬桶蓋開閉單元。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扭矩限制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齒輪部件,所述第一齒輪部件具備第一齒輪部及位于所述第一齒輪部的軸線方向的一側的軸部;筒狀部件,所述筒狀部件以所述軸部貫通其中的狀態固定于該軸部;金屬制的螺旋彈簧,所述螺旋彈簧的自然長度下的內徑尺寸小于所述筒狀部件的外徑尺寸,所述螺旋彈簧安裝于所述筒狀部件的外周面;以及第二齒輪部件,所述第二齒輪部件具備在所述螺旋彈簧的外周側與該螺旋彈簧隔開間隙對置的筒部、設置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第二齒輪部及在所述筒部中設置于與所述第二齒輪部不同的位置的第一狹縫及第二狹縫,所述螺旋彈簧的一端向徑向外側突出并插入到所述第一狹縫中,所述螺旋彈簧的另一端向徑向外側突出并插入到所述第二狹縫中,所述第一狹縫的周向寬度及所述第二狹縫的周向寬度大于所述螺旋彈簧的直徑,在所述螺旋彈簧的一端與在周向上對置且限定所述第一狹縫的所述筒部的一對第一狹縫內壁面的一方抵接時,所述螺旋彈簧的另一端與在周向上對置并限定所述第二狹縫的所述筒部的一對第二狹縫內壁面雙方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三協(浙江)有限公司;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三協(浙江)有限公司;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2938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鐵車廂直立扶手桿倚靠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磁感應焊接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