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耳機裝置的充電倉以及耳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20199375.6 | 申請日: | 2020-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88058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田力;劉亞鴻;張德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王策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耳機 裝置 充電 以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機裝置的充電倉以及耳機裝置,充電倉包括分別都可以容納一個耳機的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兩個主體分別包括外殼和第一主倉體,耳機可以容納在主倉體的凹部內。第一主體能夠與第二主體相對扣合,并例如通過磁吸的方式扣合固定或者打開,當兩個主體分開時能夠暴露所述主倉體的整個凹部。因此,耳機裝置具有耳機從充電倉取出或放入操作更加便捷的優點,裝置整體的可靠性更高,對應兩個主體設計的分離的充放電機制使得裝置在使用上更加靈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耳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TWS(True Wireless Stereo)耳機裝置以及相應的充電倉。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設備例如手機、平板等廣泛應用,作為音頻輸出的耳機裝置對于日常生活來說越來越重要,人們對耳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傳統的具有線連的耳機在很多應用場景中都有使用不便的問題,因此近年來新型的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立體聲耳機應運而生,其采用藍牙技術傳輸信號,從而能夠放棄有線連接。但與此同時,電池、控制電路等也需要內置到耳機中,因而通常耳機內置電池的容量都不大,續航能力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克服藍牙耳機續航和充電的問題,現有的解決方案是為耳機專門配備兼顧充電和收納功能的充電倉,充電倉的內置電池可以在耳機被放到充電倉內的時候給耳機充電,相當于為耳機提供了一個移動電源。有的充電倉內部還集成了無線充電技術,可通過符合標準的充電器進行無線充電,使用更加便捷。
市售蘋果公司的Airpods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款產品,該方案為耳機配設了一個充電倉,該充電倉包括可以容納耳機且能夠為耳機充電的主倉體,以及設置在主倉體上并能與主倉體扣合的蓋體,所述蓋體的一邊通過鉸鏈連接到主倉體上,從而使蓋體能夠沿著鉸鏈的樞軸旋轉,另一邊設有磁鐵,能夠磁吸到主倉體上方的邊緣從而使蓋體能夠方便的扣合和打開。但是該相關設計具有缺點,一是蓋體與主倉體打開后暴露耳機的空間不足,使得用手將耳機從充電倉內取出時經常遇到蓋體的干擾,造成取出困難,二是普遍的鉸鏈結構以及轉軸面積過大,施力過大便會斷裂分開。另外一種典型的產品是將充電倉設計為分離式的,兩個耳機分別使用各自的充電盒,但這種設計的充電倉需要配備兩條充電線,為兩個充電盒分別充電,這也造成了使用上的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對充電倉的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提供一種磁吸分離式的耳機裝置,使得在對耳機進行充電、取出等操作過程中更加便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耳機裝置的充電倉,包括第一主體和第二主體,所述第一主體包括第一外殼和第一主倉體,所述第二主體包括第二外殼和第二主倉體;所述第一外殼固定在所述第一主倉體外側,所述第二外殼固定在所述第二主倉體外側;所述第一主倉體具有能夠容納一個耳機的凹部,所述第二主倉體具有能夠容納另一個耳機的凹部;所述第一主體能夠與所述第二主體相對扣合固定,從而將耳機容納在所述充電倉的內部;所述第一主體也能夠與所述第二主體分開,從而暴露所述第一主倉體和所述第二主倉體的所述凹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主體和所述第二主體上分別固定有磁鐵,所述第一主體能夠與所述第二主體通過所述磁鐵扣合固定。進一步,為防止丟失,所述第一主體與所述第二主體可以通過鉸鏈相互連接。為方便所述第一主體和所述第二主體打開或者扣合,在所述第一主體和所述第二主體上的所述磁鐵的外側,還設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進一步,為了實現所述第一主體和所述第二主體之間的電連接,在所述第一主倉體和所述第二主倉體對應的側邊上分別設有連接觸點,當所述第一主體和所述第二主體扣合時,所述第一主倉體上的連接觸點能夠與所述第二主倉體上的連接觸點接觸,實現兩個主體之間的電連接,從而能夠通過一條接線為兩個主倉體內的耳機進行并聯或者串聯充電。
對于特定結構的耳機,所述凹部具有凹進尺寸不同的第一容納空間和第二容納空間。并且,在所述凹部中設置有金屬觸點以對耳機進行充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201993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