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551101.X | 申請日: | 202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1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定毅;姜基國;馮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宏廣電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27/2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陳麗麗 |
| 地址: | 214037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流 電容器 測試 電路 | ||
本發(fā)明涉及電容器測試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其中,包括:直流電源、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所述第一開關的一端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連接,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一端連接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一端連接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另一端串聯放電電阻后連接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另一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能夠采用直流充電的方式,然后再通過自身短路放電,可以瞬間產生尖頂脈沖電流,且電流可以瞬間達到1000~1400A,從而能夠對接觸類不良電容進行有效識別,進而避免了隱患電流器的流出。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容器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
背景技術
交流電容器應用于白色家電、工業(yè)設備、曠井設備及醫(yī)療設備(如呼吸機)等,由于在交流狀態(tài)下工作,頻繁經歷開關的過程,對電容器內部連接要求越來越高。由于瞬間啟動時的大電流沖擊,約為額定電流的10~15倍,以一款35μF的電容,額定工作電壓330V來計算,正常工作電流3.6A左右,瞬間沖擊電流達到36A,這均是對電容器各個部件焊接連接點以及噴鋅層連接性能的考檢。但由于電容器生產過程中的測試過程僅采用2倍交流,電流僅為10A左右,無法檢驗出有缺陷的電容,導致市場存在極少量的接觸類不良品流出。
因此,如何能夠檢測出接觸類不良品交流電容器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無法監(jiān)測接觸類不良品的問題。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其中,包括:直流電源、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所述第一開關的一端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連接,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一端連接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一端連接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另一端串聯放電電阻后連接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的另一端;
當所述第一開關閉合,第二開關打開時,所述直流電源與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形成閉合回路,并能夠為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充電;
當所述第一開關打開,第二開關閉合時,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與所述放電電阻形成閉合回路,所述待測試交流電容器對所述放電電阻進行放電。
進一步地,所述直流電源包括: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整流電路和輸出電阻,所述第一變壓器的原邊連接交流電源,所述第一變壓器的副邊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的正邊,所述第二變壓器的副邊連接所述整流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出電阻的一端,所述輸出電阻的另一端為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
進一步地,所述放電電阻的電阻值為1Ω。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能夠采用直流充電的方式,然后再通過自身短路放電,可以瞬間產生尖頂脈沖電流,且電流可以瞬間達到1000~1400A,從而能夠對接觸類不良電容進行有效識別,進而避免了隱患電流器的流出。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交流電容器測試電路的另一實施方式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宏廣電容器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宏廣電容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511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