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雜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541985.0 | 申請日: | 2020-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8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良楠;羅琪;朱瑞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燁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7/06 | 分類號: | B22C7/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87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曲面 分型面 配合 模具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復雜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結構,其包括包括砂芯、平面分型面及曲面分型面,所述曲面分型面設置在砂芯的外圈,所述平面分型面設置在曲面分型面的外圈;所述曲面分型面包括第一間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第二間隙面、第三間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間隙面,所述第一間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及第二間隙面依次設在砂芯的一側,所述第三間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間隙面依次設在砂芯的另一側。使用這種設計方案減小了加工中心自身的公差影響,降低了鉗工配模的工作難度,提高模具生產效率,解決了模具使用過程中的局部射砂不實問題,極大提高制芯生產效率和合格率,同時砂芯上分模面形成的毛刺降低到最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復雜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結構。
技術背景
在模具設計時因為產品的結果比較復雜,很多時候模具的分型面不是一個平面,經常會是一個曲面。
因為加工中心自身的精度影響,模具加工完成后曲面做為分型面配合面理論上就無法完全配合,后續經常會需要鉗工來配合分型面,還是無法保證配合面完全配合。由于配合面不能完全貼死,模具在射砂時型腔不能很好的密封,導致了砂芯局部射不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復雜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結構,可保證配合面完全配合,降低毛刺量。
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述復雜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結構,包括砂芯、平面分型面及曲面分型面,所述曲面分型面設置在砂芯的外圈,所述平面分型面設置在曲面分型面的外圈;所述曲面分型面包括第一間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第二間隙面、第三間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間隙面,所述第一間隙面、第一平面碰死面及第二間隙面依次設在砂芯的一側,所述第三間隙面、第二平面碰死面及第四間隙面依次設在砂芯的另一側。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間隙面及第三間隙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使用這種設計方案減小了加工中心自身的公差影響,降低了鉗工配模的工作難度,提高模具生產效率,解決了模具使用過程中的局部射砂不實問題,極大提高制芯生產效率和合格率,同時砂芯上分模面形成的毛刺降低到最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A-A向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砂芯、2-平面分型面、3-曲面分型面、4-第一間隙面、5-第一平面碰死面、6-第二間隙面、7-第三間隙面、8-第二平面碰死面、9-第四間隙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按照圖示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所示,復雜曲面分型面配合的模具結構,包括砂芯1、平面分型面2及曲面分型面3,所述曲面分型面3設置在砂芯1的外圈,所述平面分型面2設置在曲面分型面3的外圈;所述曲面分型面3包括第一間隙面4、第一平面碰死面5、第二間隙面6、第三間隙面7、第二平面碰死面8及第四間隙面9,所述第一間隙面4、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間隙面6依次設在砂芯1的一側,所述第三間隙面7、第二平面碰死面8及第四間隙面9依次設在砂芯1的另一側。
所述第一間隙面4及第三間隙面7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圖2所示,實際操作過程中分為定模和動模兩部分,均包含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平面碰死面8,合模后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平面碰死面8相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將曲面碰死面設計為平面碰死面,即第一平面碰死面5及第二平面碰死面8,合模后平面碰死面方便調整模具位置,提高了成型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燁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燁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5419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