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厚大礦體豎向連續回采的“曰”字型采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479916.1 | 申請日: | 2020-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24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謝經鵬;周樹光;徐剛;覃星朗;方志甫;孟穩權;鄭攻關;陳剛;陳資男;闞忠輝;韋章能;胡亞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41/16 | 分類號: | E21C41/16;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強 |
| 地址: | 244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礦體 豎向 連續 回采 字型 采礦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厚大礦體豎向連續回采的“曰”字型采礦方法,?710m中段以下的采場已經充填完成并且充填接頂;首先對礦房進行劃分,劃分為步驟一采場1、步驟二a采場2和步驟二b采場3,回采步驟一采場1并充填;步驟二a采場2的回采,用雙側出礦的形式,步驟二a采場2回采并充填;然后回采步驟二b采場3,步驟二b采場3單側出礦,回采完成后并充填。本采場布置為“曰”字型采場布置,在厚大礦體的豎向連續回采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底部結構巷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底部結構掘進工程量,在礦山作業中有很好的應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礦山采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厚大礦體豎向連續回采的“曰”字型采場布置方法。
背景技術
充填采礦方法在地下開采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根據礦體的賦存條件選擇不同的充填方法。對于厚度礦體的回采,空場嗣后充填是比較常用的充填采礦方法,空場嗣后充填是采用階段回采,階段高度60m,需要在上階段掘進鑿巖硐室,通過大直徑炮孔爆破出礦,一般采場底部布置塹溝式平底出礦結構。豎向連續回采中如果不留底柱,上階段采場的回采需要在充填體上部進行落礦和出礦,原有的鑿巖硐室變成受礦硐室,底部結構的布置難度大幅度提高。常規的采場布置是把盤區內的采場劃分數個長方形的礦房和礦柱,分兩步驟回采,步驟一回采礦房,步驟二回采礦柱,按照這種采場回采順序,且在豎向連續回采且不留底柱的條件下,上階段步驟二采場的底部結構需要布置在步驟一的充填內,但是步驟一采場底部中間會殘留一定量的礦堆,形成的含有礦巖的充填體,強度低,在這類充填體內掘進施工難度大,形成的巷道穩定性差,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常規的回采順序步驟一采場底部中間會殘留一定量的礦堆,形成的充填體強度低,導致掘進施工難度大,形成的巷道穩定性差,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通過步驟二回采時避免在含有礦巖殘堆的充填體內掘進出礦巷道和出礦進路,且能保障步驟二底部結構巷道出礦安全的一種“曰”字型采場布置和回采順序。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用于厚大礦體豎向連續回采的“曰”字型采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710m中段以下的采場充填完成并且充填接頂;
第二步:將礦房劃分為步驟一采場、步驟二a采場和步驟二b采場;
第三步: -710m中段的采場中步驟一采場沿采場方向布置底部結構,回采并充填步驟一采場;
第四步:步驟二a采場雙側出礦,把兩側的盤區巷道作為出礦巷道,并在原巖內掘進出礦進路,在充填體內掘進其余的出礦進路和塹溝,然后回采并充填步驟二a采場;
第五步:步驟二b采場單側出礦,把靠近步驟二b采場一側的盤區巷道作為出礦巷道,利用步驟二a采場回采后的出礦進路作為步驟二b采場的出礦進路,然后回采并充填步驟二b采場;
所述步驟一采場為“曰”字型中三 “豎”采場,所述步驟二a采場為垂直于三“豎”方向的進一步劃分后的“曰”字型下部采場,所述步驟二b采場為垂直于三“豎”方向的進一步劃分后的“曰”字型上部采場;
所述盤區巷道在原巖內,所述出礦進路的頂板為原巖,底板為充填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一采場:長度60m,寬度18m,高度為階段高;步驟二a采場:長度40m,寬度36m,高度為階段高;步驟二b采場:采場長度20m,寬度36m,高度為階段高。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采場布置為“曰”字型采場布置,在厚大礦體的豎向連續回采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底部結構巷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底部結構掘進工程量,在礦山作業中有很好的應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采場布置的-710m平面圖。
圖2為本發明采場布置剖面圖A-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4799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紫娟茶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超聲波互相關流量計的監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