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藻菌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2114.4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5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偉;劉永梅;黃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卓藍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1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藻菌 共生 系統 處理 生活 污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微藻的培養;(2)菌種的擴大;(3)藻菌共生系統的制備;(4)水質處理;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藻菌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水是人類來意生存的基礎物質之一,任何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生活用水量急劇增加,不達標的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不僅加重了環境污染,迫使水資源日益短缺,造成水質日益惡化,從而導致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雖然對含氮磷污水有一定的處理效果,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下的問題,更嚴重的是處理后會產生具有二次污染的化學污泥,目前藻菌共生系統處理污水及生物質生產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是基于細菌和光合微藻之間的共同作用,該微生物系統具有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的特點,將藻菌共生系統用于處理城市污水,為以廢治廢,節約能源和污水治理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藻菌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
本發明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微藻的培養
(2)菌種的擴大
(3)藻菌共生系統的制備
(4)水質處理。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為:
前述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中,步驟(1)微藻的培養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培養基滅菌
將菌種培養基分別裝入錐形瓶中,添加HCl或NaOH調節PH值為6.8-7.2,并用封口膜密封,置于120℃下滅菌20-25min,待冷卻到室溫后移到超凈臺紫外消毒20min;
(2)菌種的轉接
將小球藻藻種按20%的接種比例接種于滅菌培養基的錐形瓶中,錐形瓶置于光照培養箱中,振蕩培養箱光照強度為6000Lux,光照周期L:D=14h:10h,溫度為30℃,轉速為150rpm。
前述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中,培養基成分包括以下組分:硝酸鈉:10-15份,磷酸氫二鉀:3-5份,七水硫酸鎂:0.6-0.8份,氯化鈣:0.3-0.4份,檸檬酸:0.05-0.07份,檸檬酸鐵:0.05-0.07份,碳酸鈉:1.5-2.5份,微量元素:0.01-0.02份。
前述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中,菌種的擴大具體包括為:
將步驟(1)配制好培養基加入到錐形瓶中,用封口膜扎緊,置于120℃高溫下滅菌20min,帶冷卻至室溫后轉移至超凈臺,紫外消毒20min;然后將變形菌菌種接一環到裝有培養基的試管中,將接種的菌液在36-38℃恒溫搖床中振蕩10-15h,取菌液轉入到上述裝有培養基的錐形瓶中,在36-38℃振蕩5h,使細菌進入對數生長期。
前述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中,培養基為LB培養基。
前述菌藻共生系統處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中,藻菌共生系統的制備方法如下:
(1)提取藻液
將步驟(1)微藻的培養時培養好的小球藻加入水,并在8000R/min轉速下離心20min,棄去上清液,補加水繼續離心,反復操作至藻全部離心后分離,再用水清洗小球藻2-3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卓藍生物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卓藍生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21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根據個人情況改變使用效果的浴缸
- 下一篇:一種無人超市自動烤腸販賣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