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內聲品質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7112.3 | 申請日: | 2020-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48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譚雨點;汪志祥;劉沛;程豪;劉健飛;湯慶濤;許澤鎮;何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H17/00 | 分類號: | G01H17/00;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內聲 品質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內聲品質測試方法,從而模擬出乘員對車內聲品質的主觀感受,通過人工頭人體輪廓以模擬真實聲場的及與人耳相似的耳蝸和耳廓,所采集的參數更接近人耳真實的聽覺。通過多次測試選擇最合適的車窗升降速度,由于各種工況下的人員對聲品質的感受各異,其他噪聲對車窗升降噪聲的覆蓋,則各工況下對聲品質的權重不同。
技術領域
本發明設計車輛噪音測試領域,具體就是車內聲品質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噪聲控制技術的主要任務是降低聲源的聲輻射,汽車噪音的測試也主要是測試音量即聲壓級,隨著車輛NVH技術的發展,大多數聲源的輻射噪聲己經得到降低,,其對人們的聽覺不會造成物理傷害尤其是純電動車缺少了發動機制造的噪聲。此時傳統的聲壓級、以及三分之一倍頻程的評價標準己經不能反映人們對于噪聲的主觀判斷,往往有聲壓級相同的聲音,給人的主觀感覺卻截然不同,而有的聲音聲壓級雖然較高,但讓人感覺比較愉悅,在這樣的情況下,聲品質的概念便應運而生了。定義中的“聲”并不是指單純聲波這樣一個物理過程,而是指人耳的聽覺感知過程;“品質”是指由人耳對于聲音事件感知過程最終做出的主觀判斷。這一概念更強調人們對聲特性判斷的主觀性。
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是通過麥克風采集車內噪聲的音量大小來判斷車輛的NVH性能,其實質測試的音量大小。然而不同頻率的噪音人員接受度是有差異的,例如摩擦玻璃的聲音即使音量較小,車內成員也會感到不適。車內環境中車窗升降、雨刮器刮擦玻璃等和玻璃產生相對運動的操作均會產生讓人不適的噪音,這種噪音與音量大小無關。而普通麥克風與人耳差異巨大,其僅能采集音量無法反應乘員對車內聲品質的主觀感受。目前,沒有一套完善車窗工作過程聲品質的測試方法,也無法在實車進行測試,不能反映實車駕駛員接收的狀態,且不能模擬純電動車低速行駛時玻璃升降過程聲品質的影響,找到最合適駕駛員接受的聲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內聲品質測試方法,從而模擬出乘員對車內聲品質的主觀感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車內聲品質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啟動車輛使車輛達到設定的車速和風速;
B、按照設定的車窗升降速度升降車窗,并通過人工頭(10)采集車內聲品質參數;
C、將聲品質參數傳輸至數據采集箱(50)進行聲品質分析比對,若聲品質參數合格則保存數據,若未滿足要求對超出的參數進行報警提示并改變設定的車窗升降速度重復步驟B直至聲品質參數合格;
D、改變設定的車速和風速重復步驟A、B、C得到各工況下的合格的聲品質對應的車窗升降速度;
E、綜合各種工況的權重系數下的車窗升降速度輸出車窗聲品質評價結果,得出最佳車窗升降速度。
上述方案中通過人工頭人體輪廓以模擬真實聲場的及與人耳相似的耳蝸和耳廓,所采集的參數更接近人耳真實的聽覺。通過多次測試選擇最合適的車窗升降速度,由于各種工況下的人員對聲品質的感受各異,其他噪聲對車窗升降噪聲的覆蓋,則各工況下對聲品質的權重不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車內聲品質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啟動車輛使車輛達到設定的車速和風速;B、按照設定的車窗升降速度升降車窗,并通過人工頭10采集車內聲品質參數;C、將聲品質參數傳輸至數據采集箱50進行聲品質分析比對,若聲品質參數合格則保存數據,若未滿足要求對超出的參數進行報警提示并改變設定的車窗升降速度重復步驟B直至聲品質參數合格;D、改變設定的車速和風速重復步驟A、B、C得到各工況下的合格的聲品質對應的車窗升降速度;E、綜合各種工況的權重系數下的車窗升降速度輸出車窗聲品質評價結果,得出最佳車窗升降速度。通過多次測試選擇最合適的車窗升降速度,由于各種工況下的人員對聲品質的感受各異,其他噪聲對車窗升降噪聲的覆蓋,則各工況下對聲品質的權重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71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