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34519.0 | 申請日: | 2020-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12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淑鵬;張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地質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2/10 | 分類號: | B02C2/10;B02C18/14;B02C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楊克 |
| 地址: | 05003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礦石 化裝 | ||
本發明適用于礦石加工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包括預熱機構、送料機構和粉碎機構,所述預熱機構用于對礦石進行加熱,使得所述礦石表面產生裂紋并碎裂,所述送料機構用于將加熱后的礦石送入至粉碎機構內,所述粉碎機構包括外殼、粉碎輥組和細碎機構,所述冷卻水噴頭用于向礦石噴灑冷卻水,以進行除塵和使礦石表面溫度分布不均勻而產生碎裂,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預熱和冷卻水冷卻的方式,促使礦石表面產生裂紋,該裂紋會逐漸增大,并最終使得礦石發生碎裂細化,或礦石發生層層剝落,然后再通過粉碎輥組和細碎機構進行再一步的破碎,后續的破碎就更加簡單和高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石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
背景技術
礦石是指從經過礦山中采下來含有某種有價值的礦物質的石塊,礦石經過破碎、粉磨等逐級加工后可以應用在金屬礦山、冶金工業、化學工業、建筑工業、鐵(公)路施工單位、水泥工業及砂石行業等工程領域中。
傳統的礦石破碎大多依靠顎式破碎機等大型機械進行破碎,碎礦過程中由于力比較大,容易導致一些碎石濺射,給作業人員帶來安全隱患,而由于小型機械的結構簡單,對質地堅硬的礦石難以達到較好的破碎效果。
基于此,本申請提出了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旨在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包括預熱機構、送料機構和粉碎機構,所述預熱機構用于對礦石進行加熱,使得所述礦石表面產生裂紋并碎裂,所述送料機構用于將加熱后的礦石送入至粉碎機構內,所述粉碎機構包括外殼、粉碎輥組和細碎機構,所述粉碎輥組包括轉動方向相反且結構相同的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細碎機構設置在外殼內對應粉碎輥組底部的位置處,所述外殼的底部還安裝有出料網帶,所述外殼在對應粉碎輥組的位置處還安裝有冷卻水管,冷卻水管上設有多個出水方向朝向粉碎輥組的冷卻水噴頭,所述冷卻水噴頭用于向礦石噴灑冷卻水,以進行除塵和使礦石表面溫度分布不均勻而產生碎裂。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網帶的底部還設有集水腔,集水腔的頂部開口處固定有瀝水板,所述集水腔與冷卻水管連接,冷卻水管上還安裝有水泵、冷卻器和過濾器,以使得冷卻水形成循環。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預熱機構為加熱窯爐,送料機構為貫穿所述加熱窯爐的耐熱傳送帶。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相互咬合,所述第一粉碎輥包括沿其軸向方向分布的多個粉碎刃組,且相鄰的兩個所述粉碎刃組之間具有角度差,每個所述粉碎刃組均由多個粉碎刃,沿粉碎刃的轉動方向,所述粉碎刃的高度和寬度逐漸增加,使得相鄰兩個粉碎刃組之間形成寬度周期性變化的粉碎間隙。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粉碎輥和第二粉碎輥的軸端均固定有傳動齒輪,兩個所述傳動齒輪相互嚙合,其中一個所述傳動齒輪由電機減速器驅動轉動。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細碎機構包括細碎機構外殼和設置在細碎機構外殼內的細碎電機、壁板和磨料頭,所述細碎電機的輸出端與磨料頭連接,壁板處于磨料頭的外側位置處,壁板和磨料頭之間設有工作間隙,細碎機構外殼的頂部開口處連接有接料斗。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壁板的數量為若干個,每個所述壁板的頂與細碎機構外殼鉸接,壁板還通過調節螺栓與細碎機構外殼連接,所述調節螺栓用于調節壁板和磨料頭之間工作間隙的大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預熱和冷卻水冷卻的方式,促使礦石表面產生裂紋,該裂紋會逐漸增大,并最終使得礦石發生碎裂細化,或礦石發生層層剝落,然后再通過粉碎輥組和細碎機構進行再一步的破碎,后續的破碎就更加簡單和高效。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多效組合的礦石碎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地質大學,未經河北地質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345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