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稻鴨生態高效種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1968.3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95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暉;鄧正春;顧振華;步洪鳳;徐曼;夏梨芳;張忠武;李飛翔;杜云;劉國平;鄭文凱;杜登科;黃婭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億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霍艷慧 |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稻 生態 高效 方法 | ||
1.一種稻鴨生態高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生產基地,生產基地包括稻田和鴨田,選擇抗旱防澇、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水利設施健全以及排灌便捷的稻田;選擇集中連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且鎘、汞、鉛、砷含量低的鴨田;生產基地遠離工礦企業,空氣清新;
(2)遴選稻鴨品種,選擇品質優、產量高、莖稈粗、抗倒伏、抗病蟲的水稻品種;選擇生命力強、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品質優、野性強、食性廣與耐粗飼的小型或中型鴨品種;
(3)水稻栽培:
(31)培育壯秧,培育壯秧采用水育秧、濕潤育秧或旱育秧,早稻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大田用種常規稻75~90kg/hm2,雜交稻22.5~30.0kg/hm2;中稻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一季晚稻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雙季晚稻在6月中下旬播種,大田用種常規稻45~60kg/hm2,雜交稻15.0~22.5kg/hm2;苗期早稻保溫保濕,中晚稻保持土壤濕潤,2葉1心時噴施多效唑1次,2.5葉期追施送嫁肥1次,移栽前施送嫁藥1次;
(32)施肥整田,整田前施腐熟農家肥25~30t/hm2,施肥后深翻20~25cm,土壤耥實整融,土肥充分混勻,田面保持平整,水平高差2~3cm;
(33)適時移栽,(331)移栽時期,稻鴨共生采用機插秧或手插秧,機插秧秧齡在18天以內移栽,栽深2cm;手插秧秧齡在30天移栽,栽深2~3cm;(332)移栽密度,早稻株行距27cm×17cm,中稻和一季晚稻株行距29cm×19cm,晚稻株行距28cm×18cm;
(34)水分管理,實行淺水移栽,深水活蔸,薄水分蘗,基本苗80%時曬田,曬到田面微裂,白根跑面為止,保持足水抽穗,在收割前5~7天斷水;
(35)病蟲防治,利用清除田埂雜草、昆蟲天敵、昆蟲性信息素、誘蛾殺蟲燈防治蟲害;
(36)適時收割,在谷粒充分飽滿且95%以上谷粒變黃時機械收割,稻草還田,不焚燒,稻谷利用烘干機烘干或人工曬干,清除雜草雜質,放在陰涼通風的倉庫中貯藏;
(4)鴨子養殖:
(41)搭建鴨棚,按每平方米喂養10羽鴨搭建鴨棚,每公頃搭建一個鴨棚,鴨棚長6m、寬4m,地面鋪設彩條布或竹夾板,鴨棚上面覆蓋稻草,鴨棚四周用孔徑3~5cm的硬質塑料板或竹篾織成的圍欄包圍,高度60~80cm,栽入土中20~25cm,每隔1.5m栽1根木樁或竹竿,高度1.2m,鴨棚中心位置栽1根直徑20~30cm、高1.5m的木樁,所有木樁或竹竿間均用直徑為1cm的尼龍繩連接起來,鴨棚四周及頂部安裝防護設施;
(42)開挖水池,在離鴨棚3~5m處開挖一個水池,水池大小是鴨棚面積的2~3倍,水池深60~80cm,水池四周筑牢面寬50cm的土埂,土埂周圍用竹篾織成的圍欄包圍,在水池土埂上安裝進水口,水池土埂底部安裝排水口;
(43)清潔消毒,養鴨前所有用具及鴨棚內外用15%~20%的石灰水噴灑消毒,鴨池放干水用20%的石灰水全池潑灑消毒,池底曝曬開裂后灌入清水,對進入鴨棚的人和車輛進行消毒處理;
(44)雛鴨飼養,在水稻播種時開始準備雛鴨,選擇接種過疫苗的種鴨所產的蛋孵雛鴨,雛鴨孵出及時接種疫苗,雛鴨孵出1天后,訓練飲水開食,2~15天內多次喂食共用全價飼料添加少量米飯,16~25天內每天喂食米飯、碎米或碎玉米2次,同時將鴨放入池內訓練,保持鴨棚溫度為25~28℃,時刻保持鴨棚內清潔衛生,每3~5天對鴨棚內部和工具消毒1次,25天后將雛鴨放入稻田;
(45)成鴨喂養,(451)鴨的投放,投鴨前養鴨的稻田田埂四周用孔徑1.5cm的尼龍網包圍,尼龍網高度為60~80cm,每隔1.5~2.0m栽1根木樁或竹竿,把尼龍網纏牢在木樁或竹竿上;(452)飼料投喂,前期稻田中適當投放一些綠萍供鴨食用,每天早晚在鴨棚內分別投喂米糠、碎米、稻谷或碎玉米1次,中后期隨著鴨的增大投食量相應增加,每天每只鴨在鴨棚內投喂稻谷、玉米、小麥或加工飼料50~75g,肉鴨投食到上市為止,蛋鴨繼續投食,鴨棚內每5天用20%的石灰水消毒1次,稻草經常換新,鴨糞及時清出棚外肥田;
(453)經常巡查,發現有鴨得病及時隔離,并用藥防治,發現鴨棚和田間圍網損壞及時修補,發現田間有死鴨、死鳥和其它死亡動物及時運出田外,進行無害化處理;(454)水分管理,田間水層深度保持5~10cm,曬田期間把鴨收回棚內圈養5~7天,每天把鴨放入池內讓其自由活動;(455)鴨的收放,在稻穗下垂時,把田中的所有鴨收回棚內,肉鴨和公鴨上市,蛋鴨繼續圈養,水稻收割后,把鴨放入田中喙食遺漏谷粒和其它食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196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稻魚生態種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制備鐵皮石斛藥酒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