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軸雙向變角塔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4311.4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8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動力(海南自貿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B3/12 | 分類號: | F03B3/12;F03B13/00;F03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鴻儒 |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亞市海棠***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向 塔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軸雙向變角塔輪,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內形成有進水通道;密封進水端蓋,所述密封進水端蓋連接于外筒頂端;進水口,若干個所述進水口周向分布于密封進水端蓋側端,所述進水口連通進水通道;套管,所述套管設于外筒中心位置,所述套管頂端穿設密封進水端蓋,所述套管底端連接有第一葉輪組;中心軸桿,所述中心軸桿穿設于套管內,所述中心軸桿兩端均露出套管設置,所述中心軸桿底端連接有第二葉輪組,所述第二葉輪組與第一葉輪組轉向相反。落水進入進水通道內時,與第一葉輪組連接的套管朝一個方向轉動,與第二葉輪組連接的中心軸桿朝向另一個方向轉動,從而使套管和中心軸桿轉向相反,形成“雙軸同心的雙向”的輸出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力發電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軸雙向變角塔輪。
背景技術
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輪發電機產生電力,也就是利用水的勢能轉為水輪的機械能,再以機械能推動發電機,而得到電力。
現階段的水力發電機多為側推動輪轉式發電機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需要在大水位落差位置安裝才能有效保證發電效率,因此,需要高位水壩,這樣投資巨大,建設成本較高;二,側推動輪轉式水利用不足。
發明內容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軸雙向變角塔輪,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內形成有進水通道;
密封進水端蓋,所述密封進水端蓋連接于外筒頂端;
進水口,若干個所述進水口周向分布于密封進水端蓋側端,所述進水口連通進水通道;
套管,所述套管設于外筒中心位置,所述套管頂端穿設密封進水端蓋,所述套管底端連接有第一葉輪組;
中心軸桿,所述中心軸桿穿設于套管內,所述中心軸桿兩端均露出套管設置,所述中心軸桿底端連接有第二葉輪組,所述第二葉輪組與第一葉輪組轉向相反。
優選的,所述第一葉輪組由若干個第一葉輪單元沿著進水通道流向連接而成,所述第一葉輪單元包括:
葉輪筒,所述葉輪筒位于外筒內,所述葉輪筒內形成有第一葉輪安裝室和第二葉輪安裝室;
上固定環、下固定環,所述上固定環固定連接于葉輪筒頂端,所述下固定環固定連接于葉輪筒底端,所述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上均周向開設有多個安裝孔,所述第一葉輪安裝室靠近上固定環設置;
鏤空部,所述鏤空部呈螺旋狀開設于葉輪筒側端;
支撐柱,多個所述支撐柱豎直連接于上固定環和下固定環之間,所述支撐柱用于支撐鏤空部;
第一葉輪,所述第一葉輪位于第一葉輪安裝室內,所述第一葉輪邊沿端固定連接于支撐柱上,所述套管底端與第一葉輪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二葉輪組位于第二葉輪安裝室內,所述第二葉輪組等數量于第一葉輪組設置,所述第二葉輪組包括葉輪安裝部和葉片,所述葉輪安裝部連接于中心軸桿上,所述葉片螺旋繞設多圈于葉輪安裝部側端,所述葉片上表面形成流道。
優選的,所述葉片螺旋方向與所述支撐條螺旋方向相反。
優選的,所述密封進水端蓋側端設為正六邊形,六個所述進水口連接于所述密封進水端蓋側端各平面上。
優選的,所述套管頂端連接有第一錐齒輪,所述中心軸桿頂端連接有第二錐齒輪。
優選的,所述外筒底端連接有出水底座。
優選的,所述支撐柱外端貼設于外筒內壁設置。
優選的,所述葉片螺旋繞設葉輪安裝部側端兩圈。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動力(海南自貿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海洋動力(海南自貿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43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