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7237.8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53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宋偉;韓芳;肖亞兵;丁磊;劉宇欣;呂亞寧;周典兵;鄭平;趙霞;劉會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海關技術中心;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7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盧敏 |
| 地址: | 230022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鈴薯 中丙硫菌唑 及其 代謝物 硫酮菌唑 殘留 測定 方法 | ||
1.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冷藏保存的待測馬鈴薯樣品避光切塊后,加干冰粉碎,獲得試樣;在試樣中加入抗壞血酸水溶液適當水解后,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聲萃取,再加入氯化鈉渦旋振蕩后離心,所得上清液凈化后,稀釋并進行HPLC-MS/MS分析,從而確定樣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的殘留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制樣
將冷藏保存的待測馬鈴薯樣品取出后,避光快速切塊混勻放入粉碎機,加入適量干冰全部粉碎,獲得試樣;
步驟2、萃取
稱取適量試樣,置于具塞棕色離心管中,加入抗壞血酸水溶液并渦旋混勻后進行水解,再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聲提取;之后向離心管中加入適量氯化鈉,渦旋振蕩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轉速4℃離心,取上清液待凈化;
步驟3、凈化
取步驟2所得上清液放入裝有C18、PSA和無水硫酸鎂的離心管中,渦旋振蕩,然后以不低于8000r/min的轉速4℃離心,取上清液待檢測;
步驟4、檢測
取步驟3所得上清液用純水稀釋1倍,所得稀釋液過0.22μm有機系濾膜至棕色樣品瓶,經HPLC-MS/MS分析,從而確定待測樣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的殘留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冷藏保存的待測馬鈴薯樣品是在2-4℃冰箱中冷藏2h以上的樣品。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的具體條件為:稱取5g試樣,置于具塞棕色離心管中,加入10mL濃度為15μg/mL的抗壞血酸水溶液渦旋混勻后,放入30℃水浴中水解20-40min,水解過程中每10min振蕩混勻一次;水解后加入10mL體積濃度為1%的甲酸乙腈溶液超聲提取10min;再向離心管中加入5g氯化鈉,渦旋振蕩1min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轉速4℃離心,取上清液待凈化。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取上清液與C18、PSA和無水硫酸鎂的用量配比為:1mL上清液放入裝有100mg C18、50mg PSA和150mg無水硫酸鎂的離心管中。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渦旋振蕩的時間為1min,所述離心的時間為5min。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HPLC-MS/MS分析的條件設定為:
(1)液相色譜條件:C18色譜柱;流動相:A相為純水,B相為乙腈;流速:0.3mL/min;柱溫:35℃;進樣量10μL;
(2)梯度洗脫程序,按照體積分數計:0min,90%B;0.5min,90%B;1.5min,30%B;5.0min,30%B;6.0min,10%B;7min,10%B;7.01min,90%B;12min,90%B;
(3)質譜條件:離子源為電噴霧電離源,正負離子切換掃描模式,霧化氣壓力40psi,干燥氣溫度300℃,干燥氣流速10L/min,毛細管電壓正模式4000V、負模式3500V,MRM多反應監測模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馬鈴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謝物硫酮菌唑殘留量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多反應監測模式的定性離子對、定量離子對、駐留時間、碎裂電壓及碰撞氣電壓見表1,表中a為定量離子對、b為輔助定性離子對:
表1 2種農藥多反應監測模式參數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海關技術中心;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未經合肥海關技術中心;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72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