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定量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的免疫層析試紙條及其定量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3271.1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5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宏程;王雅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量 檢測 全程 反應 蛋白 免疫 層析 試紙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定量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的免疫層析試紙條及其定量檢測方法,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表面由左至右依次搭接粘貼有樣品墊、結合墊、硝酸纖維素膜和吸水墊,其中,各層膜或墊之間局部重疊2?3mm;所述結合墊含有納米金標記的抗C?反應蛋白的第一抗體;所述的硝酸纖維素膜上設有兩條背景熒光條帶,其中一條背景熒光條帶上固定有檢測線,另一條背景熒光條帶上固定有控制線,所述檢測線為抗C?反應蛋白的包被抗體,所述控制線包被有C?反應蛋白抗原。本發明與目前常見的檢測C?反應蛋白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簡便、快速,便于攜帶,樣品用量小等優點,同時也提高了檢測的線性范圍和穩定性,可對CRP進行全程定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C-反應蛋白檢測技術,屬于醫學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定量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的免疫層析試紙條及其定量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在胎兒期產生,是經典的急性期反應物,CRP的結構是由五個非共價結合的前驅體組成,它們圍繞中心孔對稱排列,分子量為11.5萬-14萬。其生物學功能取決于其識別宿主病原體和受損細胞并通過吞噬細胞作為媒介轉導其清除的能力。
人體在出現炎癥時,血漿中CRP的濃度可升高10000倍,其濃度可以響應人類急性損傷、感染等炎癥類疾病,并且與心血管疾病的進展有關,因此被認為是用于監測心血管疾病和炎癥的非特異性早期生物標志物之一。在長久的隨訪調查研究中顯示,CRP與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發生相關聯。
全程C反應蛋白包括常規C反應蛋白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常規C反應蛋白檢測范圍在20-500mg/L,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范圍是小于10mg/L。一次性檢測常規C反應蛋白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方法被稱為全程C反應蛋白的檢測。常規C反應蛋白的檢測可以為炎癥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檢測提供信息。針對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可以為監測血清hs-CRP水平、動脈粥樣硬化及急性腦梗死(ACI)等心腦血管類疾病的發生、嚴重程度及預后的評估提供有用的信息。hs-CRP是未來心血管疾病(CVD)的獨立預測因子,除此之外,還可以預測發生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在2000年,Paul M等人研究了C-反應蛋白和其他炎癥類標志物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在這項研究中發現hs-CRP是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的最重要的預測因子,可用于篩選未來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目前,實驗室檢測C-反應蛋白的方法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法、化學發光免疫法、免疫比濁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等。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特點和不足之處:
酶聯免疫吸附法:該方法特異性較強,無交叉反應,但是操作過程復雜,線性范圍較窄。
化學發光免疫法:化學發光免疫是將化學發光系統和免疫反應體系相結合,根據發光強度信號對待測樣品的含量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該方法可排除交叉反應,但是檢測時間較長,檢測步驟復雜且需要專業人員操作。
免疫比濁法:是將樣品中的CRP與試劑中的CRP單克隆抗體在特殊稀釋劑中結合形成復合物,從而引起稀釋系統濁度的改變,并在一定范圍內反應液濁度與檢測樣品中CRP的量呈線性關系。但該方法線性范圍較窄,靈敏度較低,儀器較為昂貴且檢測樣品用量較多。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該方法是用一種結合膠體金的抗CRP單克隆抗體和抗CRP的二抗進行檢測。該方法具有快速、操作簡便、價格較低等優點,但檢測靈敏度低,只能進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定量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的免疫層析試紙條及其定量檢測方法,其基于雙抗體夾心法與競爭法相結合的免疫層析模式和背景熒光猝滅-免疫層析技術,提供了一種檢測范圍較寬的定量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的免疫層析試紙條,該試紙條既可以檢測低水平的CRP含量,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能夠實現全程C-反應蛋白的免疫層析定量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32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礦源螯合態枸溶性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水電安裝用燙管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