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66967.1 | 申請日: | 2020-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5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龍泉;林世璣;鄧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2 | 分類號: | B01L3/02;B41J2/01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吳清瑕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 手持 式微 量液滴 產生 裝置 使用方法 | ||
1.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滴進樣器(1)、高度控制器(2)、筒身(3)和功能腔體(4),所述筒身(3)內設置有豎直貫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內套設有所述高度控制器(2),所述高度控制器(2)由變徑管(22)、固定安裝到所述變徑管(22)頂部的旋轉端頭(21)、開設在所述旋轉端頭上的中心孔組成,所述中心孔與所述變徑管(22)的管孔連通在一起,所述中心孔(23)內套設有所述液滴進樣器(1),所述液滴進樣器(1)的底部深入到所述管孔內,所述筒身(3)的底部安裝有所述功能腔體(4),所述功能腔體(4)的上腔壁開設有孔(46),所述功能腔體(4)的下腔壁上設有開口(45),所述功能腔體(4)內安裝有功能塊(41)、反射塊(42)和回收裝置(43),所述功能塊(41)設在所述孔(46)的正下方,所述通道下端與所述孔(46)相連通,所述通道的內側底部固定有外螺紋管(5),所述變徑管(22)的外側底部套設固定有內螺紋管(6),所述內螺紋管(6)與所述外螺紋管(5)旋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進樣器(1)由活塞推桿(11)、液體儲存腔壁筒(12)、噴頭(13)和桿旋接筒頭(14)組成,所述液體儲存腔壁筒(12)的頂部安裝有所述桿旋接筒頭(14),所述桿旋接筒頭(14)內旋接有所述活塞推桿(11),所述活塞推桿(11)的底端與塞設在所述液體儲存腔壁筒(12)內部活塞體連接在一起,所述液體儲存腔壁筒(12)的底部安裝套設有可更換的所述噴頭(13),所述噴頭(13)的底部端口伸接到所述孔(46)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端頭(21)設置在所述筒身(3)的上方,所述筒身(3)和所述功能腔體(4)為一體成型連接或螺紋旋接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塊(41)和所述反射塊(42)均為方形塊狀體,所述功能塊(41)的上表面為功能表面,所述反射塊(42)的下表面為反射表面,所述功能表面與所述反射表面相對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塊(41)、所述反射塊(42)和所述回收裝置(43)均通過柱形安裝塊(411)與所述功能腔體(4)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反射表面和所述功能表面均與所述側壁垂直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攜的手持式微量液滴產生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1、把液體注入液滴進樣器(1)的液體儲存腔壁筒(12)內,通過高度控制器(2)調節液滴的下落高度,使液滴獲得一定的重力勢能,高度調節范圍在5~80mm之間,通過高速相機在10000幀每秒的速度下捕獲的視頻獲得實驗數據;
A2、通過旋轉活塞,在噴頭(13)處通過滴水模式產生宏觀液滴,通過自由落體運動,液滴在撞擊功能表面前,流體的初始重力勢能轉化為液滴的動能;
A3、液滴進入功能腔體(4)并撞擊功能表面,液滴在慣性力的作用下,迅速在表面鋪展,液滴的部分動能轉化為液體內部的粘性耗散和表面能;
A4、液滴達到最大鋪展,隨后液滴在表面張力的驅動下開始回縮,表面能逐漸再轉化為動能;
A5、液滴在回縮過程中發生形變,由于流體的不穩定性,液滴發生斷裂,產生一定尺寸的小液滴,宏觀母液滴進入回收裝置(43),可實現回收利用,制備得到的微液滴通過撞擊到反射表面而改變飛行方向,在重力作用沿功能表面向下流動,然后流出功能腔體(4)底部開設的開口(45),收集器放置到開口(45)下端收集獲得的微液滴;
A6、通過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獲取的微液滴的體積大小,產生微液滴可在pL或nL量級進行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69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