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8458.4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6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聰;戴俊;王恩平;王國宏;吳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中科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H01L33/20;H01L33/58 |
| 代理公司: | 揚州云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高斯博 |
| 地址: | 22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光 角度 襯底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S1、準備已經制作好發光外延層結構及電極結構的襯底,其中,襯底厚度為100-300μm,襯底材料為藍寶石、金剛石、碳化硅、GaN、鋁酸鋰、氧化鋅等透明材料中的一種;
S2、在襯底背面蒸鍍一層金屬膜,并對金屬膜進行高溫快速退火獲得微納米尺度的球狀金屬顆粒,且球狀金屬顆粒隨機分布于襯底背面表層,其中,退火溫度為500-1000℃,退火時間為5-50s;
S3、以球狀金屬顆粒組成的圖案作為掩膜,對襯底背面進行刻蝕,襯底背面無球狀金屬顆粒覆蓋的區域被刻蝕出凹坑,刻蝕結束后,利用硝酸或王水浸泡,將襯底背面的球狀金屬顆粒去除,襯底背面形成微納米尺度且隨機分布的凹坑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金屬膜為Ni、Au、Ag中的任意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球狀金屬顆粒組成的圖案的厚度為10-100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進行金屬膜蒸鍍前,利用PECVD設備或原子層沉積鍍膜設備在襯底背面制作一層介質膜,介質膜為SiO2、Si3N4、Al2O3中的任意一種,介質膜厚度50-5000nm,步驟3中以球狀金屬顆粒組成的圖案和介質膜作為掩模,對襯底背面進行干法刻蝕,所述干法刻蝕為采用等離子氣體對襯底背面刻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進行刻蝕前,對襯底正面進行涂光刻膠保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對襯底背面的刻蝕為干法刻蝕或濕法刻蝕,所述干法刻蝕為采用等離子氣體對襯底背面刻蝕,所述濕法刻蝕為采用150-500℃的磷酸溶液對襯底背面浸泡刻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發光角度襯底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形成的凹坑的寬度為0.1-5μm,深度為0.1-1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中科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未經揚州中科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845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