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7701.0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73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雪妮;劉明玥;桂珍珍;劉傲;鄭佳梅;魏森森;陳雪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70/34 | 分類號: | B29C70/34;B29C67/0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馬貴香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任意 角度 連續 纖維 增強 復合材料 裝置 方法 | ||
1.高效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完成可控分絲的靜電分絲裝置,用于完成粉末鋪設的鋪粉裝置和用于切斷纖維、壓實粉體的預壓成型裝置;
所述靜電分絲裝置包括同軸設置的空心軸(60)、分絲臺(45)、旋轉臺(44),所述旋轉臺(44)固定在空心軸(60)上方,分絲臺(45)固定在第一支撐板(184)上,空心軸(60)上下兩端通過帶座軸承與第一支撐板(184)和第二支撐板(182)連接;
所述旋轉臺(44)上開設有預壓孔,所述預壓孔兩側設置用于壓緊纖維束的壓緊裝置;
所述分絲臺(45)上固定有第三機架(29)和第四機架(61),第三機架(29)上通過第一彈簧組(431)安裝有第一壓板(421);第四機架(61)通過第二彈簧組(432)安裝有第二壓板(422);
第三機架(29)和第四機架(61)下方分別設置有第一導電塊(411)和第二導電塊(412),所述第一導電塊(411)兩側均設置有第一電磁鐵(401),所述第二導電塊(412)兩側均設置有第二電磁鐵(402);
所述預壓成型裝置包括偏心輪(11)、偏心輪軸(10)、推桿(20)和快換式成型模具,所述偏心輪(11)套設在偏心輪軸(10)上,所述偏心輪軸(10)由動力裝置驅動,所述推桿(20)和預壓成型裝置的快換凸模(22)通過銷(21)連接;
快換式成型模具包括快換凸模(22)和設置在空心軸(60)內的第一套筒(47)、墊板(48)與凹模腔(49),所述凹模腔(49)為一個空心軸,墊板(48)包括上側的圓柱體以及下側的第二凸臺(70),第二凸臺(70)外徑小于空心軸(60)的內徑,圓柱體外徑與凹模腔(49)內徑大小相同,兩者形成的內腔中盛放復合材料預制品(69);墊板(48)設置于第一套筒(47)上端,過渡配合安裝于第一套筒(47)的凹槽內,凹模腔(49)放置于空心軸(60)內腔的第一凸臺(68)上,空心軸(60)內腔與第一套筒(47)外壁間隙配合;
所述鋪粉裝置包括儲粉箱(17)和滾珠絲杠模組(13),所述儲粉箱(17)安裝在滾珠絲杠模組(13)上,儲粉箱(17)下端開設有出粉口,出粉口處安裝有齒輪(35),儲粉箱(17)中安裝有齒輪軸(36),齒輪軸(36)上設置有齒輪(35),所述齒輪(35)的齒頂圓與儲粉箱(17)內壁過渡配合,齒輪(35)兩側面與儲粉箱(17)內壁緊密貼合,儲粉箱(17)后側固定有刮板(3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螺紋連接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下端安裝有壓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輪軸(10)兩端通過軸承分別安裝于第一機架(12)和第二機架(23)上,所述第一機架(12)和第二機架(23)下端分別與第一導柱(5)和第二導柱(57)連接,所述第一導柱(5)上套有第一導套(6),第一導套(6)可以在第一導柱(5)上滑動,第二導柱(57)上套有第二導套(56),所述第二導套(56)可以在第二導柱(57)上滑動;
所述第一導套(6)和第二導套(56)上部均與第一連接板(8)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8)兩側設置第一圓環形掛鉤(252)和第四圓環形掛鉤(254),第一機架(12)和第二機架(23)外側設置第三圓環形掛鉤(251)和第二圓環形掛鉤(253),所述第一圓環形掛鉤(252)和第三圓環形掛鉤(251)之間連接有第二拉簧(52);所述第二圓環形掛鉤(253)和第四圓環形掛鉤(254)之間連接有第一拉簧(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電分絲裝置安裝在支撐件(18)上,所述支撐件(18)安裝在第一導軌(3)上。
5.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的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向儲粉箱(17)內裝入適量粉末;
步驟2、使預壓成型裝置中的墊板(48)移動至其上表面與旋轉臺(44)上表面相距一層粉末厚度,且墊板(48)上表面位于旋轉臺(44)上表面下方;
步驟3、使鋪粉裝置中的儲粉箱(17)移動至墊板(48)一側,且儲粉箱(17)中的齒輪(35)下端與旋轉臺(44)上表面相距1-2cm;
步驟4、使儲粉箱(17)內粉末下落;與此同時,使儲粉箱(17)水平移動,使粉末被均勻鋪灑在墊板(48)與凹模腔(49)形成的腔體中;
步驟5、將第一纖維束A端水平放置于第一導電塊(411)上開設的第一凹槽(66)內,B端水平放置于第二導電塊(412)上開設的第二凹槽(67)內,給第一電磁鐵通電,第一壓板(421)被第一電磁鐵(401)吸附,這時第一彈簧組(431)拉伸,第一壓板(421)與第一導電塊(411)緊貼,進而將第一纖維束A端固定住;
步驟6、給第一導電塊(411)與第一壓板(421)通電,這時第一導電塊(411)與第一壓板(421)之間形成高壓靜電場,第一纖維束B端在高壓靜電場的作用下分散開;
步驟7、給第二電磁鐵(402)通電,第二壓板(422)被第二電磁鐵(402)吸附,帶動第二彈簧組(432)拉伸,第二壓板(422)與第二導電塊(412)緊貼,將第一纖維束B端固定住,進而切斷第一導電塊(411)與第一壓板(421)電源;
步驟8、切斷第一電磁鐵(401)電源,給第二導電塊(412)與第二壓板(422)通電,第二導電塊(412)與第二壓板(422)之間形成高壓靜電場,第一纖維束A端在高壓靜電場的作用下分散開;
步驟9、用壓緊裝置壓緊單絲狀態的第一纖維束A端和B端,使單絲狀態的第一纖維束A端和B端均被固定住,接著切斷第二電磁鐵(402)、第二導電塊(412)和第二壓板(422)電源;
步驟10、使空心軸(60)轉動設定角度α,即對應第一纖維束相對于第一壓板(421)和第二壓板(422)旋轉設定角度α;
步驟11、將第二纖維束放置于第一導電塊(411)、第二導電塊(412)的凹槽內,重復步驟5~步驟8,再切斷第二導電塊(412)與第二壓板(422)的電源;
步驟12、給第一電磁鐵(401)通電,重復與步驟5中相同的動作,這時處于單絲狀態的第二纖維束A端和B端均被固定住;
步驟13、使靜電分絲裝置隨之滑動至凹模腔(49)與預壓成型裝置同軸位置;
步驟14、使預壓成型裝置將纖維沿凹模腔(49)內壁切斷,同時將纖維與粉體壓實;
步驟15、重復與步驟2中相同的動作,使凹模腔內材料上表面與旋轉臺(44)上表面相距近似一層粉末厚度,且材料上表面位于旋轉臺(44)上表面下方;
步驟16、重復步驟3~步驟15,直至達到比所需復合材料制備層數少一層;
步驟17、依次重復步驟3、步驟4和步驟13;
步驟18、將預壓成型裝置下壓,完成最后一層粉體預壓,得到復合材料預制品(69);
步驟19、重復步驟2,使墊板(48)上升,取出復合材料預制品(69),完成任意角度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制品制備,將石墨模具與其中的復合材料預制品(69)放置于熱壓爐中燒結,得到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770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