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7474.1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14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中濤;辛寒曉;趙升遠;孫國科;陳君君;劉麗英;楊笑瑩;侯漢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八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P3/00;C05F17/20;C05G3/60;C05G3/8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韓百翠 |
| 地址: | 2504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源腐植酸 生物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明首先自鹽堿土壤分離到一株慶盛芽孢桿菌(Bacillus qingshengii)PAPM?10,該菌株已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No.20120。慶盛芽孢桿菌PAPM?10菌株具有較強的耐鹽堿、產蛋白酶、解鉀、產ACC脫氨酶和拮抗水稻紋枯病致病菌立枯絲核菌的能力。將慶盛芽孢桿菌PAPM?10發酵液與雙源腐植酸混合均勻得到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可以防治水稻紋枯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農業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幾乎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人口,都以稻米為食。中國水稻播種面積占全國糧食作物的1/4。中國水稻種植面積為3千萬公頃左右,居世界第二,水稻年產量高達2億萬噸以上,占全國糧食作物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紋枯病一直是制約水稻優質栽培和高產穩產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一種危害遍布全球的水稻病害。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立枯絲核菌主要以形成菌核的方式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和菌核的形態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殘體上越冬。土壤中的菌核第二年漂浮出水面,萌發并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長出菌絲,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發的特征,可隨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紋枯病在水稻生長的任何階段均有發生,危害期長,可導致水稻減產30%~50%,甚至絕收。
長期以來,水稻紋枯病的防治以化學法為主,并結合選育抗病品種、優化栽培管理等技術措施。化學防治以50%甲基托布津、2%速保利、32%敵力脫可濕性粉劑以及5%井岡霉素可溶性粉等藥物為主。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對人類健康、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存在巨大風險,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發展生物防治技術,減量使用化學農藥,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具有不污染環境、對人和其他生物安全、節約能源、保持生態平衡等特點,是發展綠色食品、保護人身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井崗霉素、金色毛殼菌、哈茨木霉等有益微生物已用于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但由于防治效果有限,未能在農業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水稻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是鹽堿地廣為栽培的作物之一。據農科院南京土壤所報道,我國鹽堿地和鹽堿障礙耕地總面積超過5億畝,其中具有農業利用潛力的多達2億畝,占中國耕地面積的10%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區。鹽堿地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除要求所用菌株具有較好的防病促生效果外,還要求其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能夠在鹽堿土壤中存活。因此,針對鹽堿地水稻生產,篩選耐鹽堿水稻紋枯病生防菌株,具有重要意義。
腐植酸具有改良土壤、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增強作物抗病抗逆能力等作用,可分為礦源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兩大類,前者主要來源于褐煤、風化煤和泥炭,后者是生物質原料經微生物發酵而產生的,在堆肥產品中廣泛存在。為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礦源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常常配合使用,共同用于產品研發,并稱之為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產業中,雙源腐植酸是常用的生產原料之一,具有“優質載體”和“生物刺激素”等多種有益作用。
針對上述現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以耐鹽堿慶盛芽孢桿菌為功能性成分的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用于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特別是用于鹽堿地栽培的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慶盛芽孢桿菌(Bacillus qingshengii)PAPM-10為主要有效成分的雙源腐植酸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慶盛芽孢桿菌PAPM-10菌株分離自鹽堿地水稻根際土壤,具有耐鹽堿、產蛋白酶、解鉀和產ACC脫氨酶的能力,同時,對水稻紋枯病具有較好的生防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八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八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74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肥生產用混料機
- 下一篇:一種預嵌鋰石墨負極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