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防撞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5061.X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26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周路;王振飛;陳婷;成元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采埃孚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20 | 分類號: | B60R19/20;B60R19/48;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師事務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 地址: | 201814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組件 控制 方法 系統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防撞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車輛防撞組件位于車輛的車身前側或后側,包括:保險杠,位于車身的面板內側,且沿車身的寬度方向延伸;兩組空氣彈簧,分別位于所述保險杠的兩端內側,所述空氣彈簧沿車身縱向方向可伸縮;以及兩個阻尼器,所述兩組空氣彈簧分別通過所述兩個阻尼器與車輛的車架縱梁相連接。本發明使用空氣彈簧可以很好地緩沖碰撞中產生的能量,可以同時保護受到碰撞的雙方;并且,所述空氣彈簧相比于現有的吸能盒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在低速碰撞時不會造成損壞,可以實現重復利用,而無需每次碰撞吸能后更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防撞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當前的車輛防撞結構中,一般采用吸能盒來實現碰撞能量的吸收。吸能盒的設計特點為利用材料變形吸收能量。在碰撞(即使是低速碰撞)后很容易損壞,需要完全更換。同時,由于吸能盒的物理結構的限制,在碰撞中可以吸收的能量有限。并且,吸能盒無法根據不同的碰撞情況來保護車輛,無法很好地適用于各種碰撞場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重復利用的車輛防撞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在保險杠的內部設置空氣彈簧,能夠吸收更多碰撞能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防撞組件,位于車輛的車身前側或后側,所述防撞組件包括:
保險杠,位于車身的面板內側,且沿車身的寬度方向延伸;
兩組空氣彈簧,分別位于所述保險杠的兩端內側,所述空氣彈簧沿車身縱向方向可伸縮;以及
兩個阻尼器,所述兩組空氣彈簧分別通過所述兩個阻尼器與車輛的車架縱梁相連接,所述空氣彈簧和所對應的阻尼器沿車身縱向方向排列。
可選地,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至少一個吸能盒,所述吸能盒設置于所述保險杠與車身縱梁之間,且與所述空氣彈簧并排設置。在其他可替代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防撞組件也可以不包括吸能盒。
可選地,所述空氣彈簧的出氣口設置有泄氣閥組,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
高壓儲氣瓶,所述高壓儲氣瓶的出氣口通過空氣彈簧控制閥組與所述空氣彈簧的進氣口相連通;
空壓機,所述空壓機的出氣口通過儲氣瓶控制閥組與所述高壓儲氣瓶的進氣口相連通。
可選地,所述空壓機設置于車身的中部位置,所述高壓儲氣瓶設置于車身的側面。
可選地,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空氣過濾器,所述空氣過濾器的出氣口與所述空壓機的進氣口相連通。
可選地,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泄氣閥組、所述空氣彈簧控制閥組和所述儲氣瓶控制閥組相連接。
可選地,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的車身姿態監測單元和障礙物監測單元,所述障礙物監測單元設置于車身前方。
可選地,所述車身姿態監測單元包括速度傳感器、橫擺速度傳感器和方向盤轉角傳感器;
所述障礙物監測單元包括雷達和攝像頭。
可選地,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的碰撞傳感器,所述碰撞傳感器設置于車身前方。
可選地,所述防撞組件還包括通訊模塊,所述通訊模塊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采埃孚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采埃孚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50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改進蓋板結構的電坐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