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及收放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51617.8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86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本國;劉飛;劉志東;趙斌陶;肖家宏;李松;潘春暉;王怡恬;趙青林;陳靜;徐旺華;尚瓊君;白創(chuàng)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5H75/38 | 分類號: | B65H75/38;B65H75/44;B64C39/02;B64F3/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劉二格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化 無人機 光電 復合 線纜 自動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框架和安裝在支撐框架內部的動力裝置(3)、排線機構(4)、同步帶傳動機構(5)、導向輪組(6)以及安裝在支撐框架外側的張力控制單元(7);動力裝置(3)包括動力單元和用于纏繞復合線纜的繞線筒(31),同步帶傳動機構(5)聯接動力單元和排線機構(4),動力單元通過同步帶傳動機構(5)帶動排線機構(4)和繞線筒(31)同步轉動;導向輪組(6)設置在排線機構(4)上,張力控制單元(7)布置在靠近排線機構(4)的一側,復合線纜由繞線筒(31)引出,經導向輪組(6)導向和張力控制單元(7)調整張力后連接系留無人機;導向輪組(6)沿排線機構(4)軸向往復運動,動力單元控制繞線筒(31)正轉或反轉,實現復合線纜的收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包括左支撐框架(1)和右支撐框架(2),兩者圍成一個方形框架結構,動力裝置(3)、排線機構(4)、同步帶傳動機構(5)、導向輪組(6)布置在方形框架結構內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3包括力矩電機(31)、光電滑環(huán)(32)、繞線筒(33)、編碼器(34)、電機座(36)和右旋轉軸(38);力矩電機31、光電滑環(huán)(32)通過一對背對背角接觸軸承(35)固定在電機座(36)上,編碼器(34)通過一對面對面滾動軸承(37)安裝在右旋轉軸(38)上,電機座(36)和右旋轉軸(38)同軸安裝在繞線筒(33)的內部,構成收放線裝置的旋轉軸系,力矩電機(31)為收放線裝置提供動力驅動,光電滑環(huán)(32)保證光電復合電纜可繞繞線筒(33)實現n×360°旋轉,編碼器(34)用來檢測光電復合線纜的放纜速度和放纜長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線機構(4)包括雙向絲杠(41)、牙型滑梭(42)、導軌(43)、左安裝座(45)及右安裝座(44);雙向絲杠(41)兩端通過兩對滾動軸承固定在左安裝座(45)及右安裝座(44)上,導軌(43)與雙向絲杠(41)平行布置,限制作為螺旋副的牙形滑梭(42)跟隨雙向絲杠(41)轉動,同時起到導向作用;排線過程中,雙向絲杠(41)做圓周運動,月牙形的牙型滑梭(42)作水平運動實現排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絲杠(41)的螺距為光電復合電纜的線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帶傳動機構(5)包括主動帶輪(39)、從動帶輪(46)和同步帶(8),主動帶輪(39)安裝在所述動力裝置旋轉軸系上,從動帶輪(46)安裝在排線機構4的雙向絲杠軸上,力矩電機(31)通過同步帶(8)同時驅動旋轉軸系和雙向絲杠(41)的轉動,實現繞線和往復排線動作的同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帶(8)的傳動比為1:1,實現旋轉軸系和雙向絲杠(41)的速度匹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化系留無人機光電復合線纜自動收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輪組(6)包括三組內置滾動軸承的滑輪,分別記為:第一組滑輪(61)、第二組滑輪(62)和第三組滑輪(63),光電復合電纜從繞線筒(31)繞出后依次經過三組滑輪,第一組滑輪(61)和第二組滑輪(62)軸線垂直并安裝在牙形滑梭(42)上隨雙向絲杠(41)轉動而水平移動,第三組滑輪(63)固定在方形框架結構上保證光電復合電纜出線方向不變以確保后續(xù)測力機構的準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未經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16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