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送設備、真空輸送設備及光學檢測設備和光學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1552.7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3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鄒嘉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52 | 分類號: | B65G47/52;B65G47/91;B65G43/08;G01N21/8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中***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 設備 真空 光學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具有吸附滾輪的真空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輸送帶與第二輸送帶,用以承載工件,所述第一輸送帶與所述第二輸送帶之間具有間隔空間;以及
真空吸附滾輪,設置在所述間隔空間上方,所述真空吸附滾輪包括旋轉輥與連接至所述旋轉輥的抽真空裝置,所述抽真空裝置提供負壓至所述旋轉輥的表面以在所述旋轉輥的表面上形成真空吸附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輸送設備還包括線性載臺,所述線性載臺載置所述真空吸附滾輪,并在所述第一輸送帶與所述第二輸送帶之間線性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輥包括滾輪本體以及帶動所述滾輪本體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滾輪本體的表面上具有多個真空吸附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本體的表面設置有一保護墊,所述保護墊對應于所述真空吸附孔的位置上設置有多個通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空間的一側或相對側設置有一氣體正壓裝置,所述氣體正壓裝置提供正壓氣流至所述工件的表面借以支撐所述工件。
6.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真空輸送設備的光學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圖像捕獲設備,設置在所述第一輸送帶上方,以拍攝置放在所述第一輸送帶上的所述工件的一側;
第二圖像捕獲設備,設置在所述間隔空間的一側,并相對于所述真空吸附滾輪,以拍攝吸附在所述真空吸附滾輪上的所述工件的相對側;以及
檢測裝置,接收并分析自所述第一圖像捕獲設備或所述第二圖像捕獲設備所取得的所述工件的一側或相對側的圖像。
7.一種利用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學檢測設備的光學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驟:
通過第一圖像捕獲設備拍攝置放在第一輸送帶上的工件的一側;
通過所述第一輸送帶承載所述工件;
通過真空吸附滾輪的抽真空裝置提供負壓以在旋轉輥的表面上形成真空吸附力;
通過相對于所述真空吸附滾輪的第二圖像捕獲設備,以拍攝吸附在所述真空吸附滾輪上的所述工件的相對側;
通過檢測裝置接收并分析自所述第一圖像捕獲設備或所述第二圖像捕獲設備所取得的所述工件的一側或相對側的圖像;以及
通過第二輸送帶承載完成圖像檢測的所述工件。
8.一種具有抵靠滾輪的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輸送帶與一第二輸送帶,用以承載工件,所述第一輸送帶與所述第二輸送帶之間具有間隔空間;以及
抵靠滾輪,設置在所述間隔空間上方,所述抵靠滾輪包括旋轉輥以及設置在所述間隔空間的一側或相對側的氣體正壓裝置,所述氣體正壓裝置提供正壓氣流至所述工件的表面以支撐所述工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輥包括滾輪本體以及帶動所述滾輪本體轉動的驅動裝置,所述滾輪本體的表面設置有一保護墊。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8-9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設備的光學檢測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圖像捕獲設備,設置在所述第一輸送帶上方,以拍攝置放在所述第一輸送帶上的所述工件的一側;
第二圖像捕獲設備,設置在所述間隔空間的一側,并相對于所述抵靠滾輪,以拍攝抵靠在所述抵靠滾輪上的所述工件的相對側;以及
檢測裝置,接收并分析自所述第一圖像捕獲設備或所述第二圖像捕獲設備所取得的所述工件的一側或相對側的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155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