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低溫流動性的脂肪酸酯類柴油抗磨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7400.1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0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振聲;劉長軍;賈長英;鄒明旭;王永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L1/02 | 分類號: | C10L1/02;C10L1/10;C10L1/12;C10L1/16;C10L1/188;C10L1/192;C10L1/198;C10L1/24;C10L1/3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智龍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鐵軍 |
| 地址: | 110870 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低溫 流動性 脂肪酸 柴油 抗磨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油品添加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具有低溫流動性的脂肪酸酯類柴油抗磨劑及制備方法??鼓┌ú伙柡鸵辉舅?、吸水劑、二甲苯、催化劑、聚醚多元醇;該抗磨劑制備方法包括將不飽和一元脂肪酸、吸水劑、二甲苯、催化劑、聚醚多元醇混合,在中溫下繼續反應,反應結束后產物中加入堿中和至pH為中性,再經減壓蒸餾、抽濾除鹽,加入降粘劑,得到脂肪酸酯類柴油抗磨劑。集優異的抗磨性和低溫流動性于一體的柴油抗磨劑,解決了酯類抗磨劑在低溫條件下流動性差的問題。其產品酸值低,添加量小,當溫度低于?16℃時,其粘度不高于300mpa·s,便于泵體的輸送,調和后可使低硫柴油滿足國VI潤滑性標準和凝點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品添加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具有低溫流動性的脂肪酸酯類柴油抗磨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柴油機的廣泛使用,柴油的消耗量正逐年增長。然而柴油的大量消耗也必然會導致車輛排放有害物質的進一步加劇。由于排放對生態環境、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有著嚴重影響,各國政府相繼制定了嚴格的排放法規,限制柴油車輛的有害排放。隨著我國柴油國Ⅴ和國VI標準的實施,柴油的硫含量將降到10ppm以下,脫硫柴油已在國內煉廠實施。目前國內采取加氫處理和加氫裂化等降硫技術,使燃油硫含量大大減少,導致柴油中極性化合物的含量過低,從而大大降低了柴油的潤滑性,出現大量柴油泵的磨損損壞現象,降低了柴油泵的使用壽命。因此,改善低硫柴油的潤滑性是解決低硫柴油大范圍推廣的關鍵問題之一。
現有技術通常是向低硫柴油中添加抗磨劑,其能吸附在金屬表面,在金屬表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金屬之間的摩擦力,有效提高低硫柴油的潤滑性。中石化制定的柴油抗磨劑技術要求企業標準中主要有不飽和脂肪酸類及其不飽和脂肪酸酯兩類。
隨著原油開采的劣質化,高含硫、高含酸原油產量的不斷增大,因此國內采取深度的加氫處理和加氫裂化等降硫技術,使得柴油中極性化合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了,磨斑直徑遠遠大于700μm,雖然加入不飽和脂肪酸類抗磨劑能夠提高柴油的潤滑性,但是加入300ppm遠遠不能滿足低硫柴油磨斑直徑降至420μm以下的技術要求,而是需要加入更多的量才能達到標準。隨著脂肪酸類抗磨劑加入量的增大,往往會造成柴油的酸度大于7mgKOH/100mL的標準,或者與柴油中其它類的堿性添加劑反應生成沉淀,此時脂肪酸類抗磨劑即不能滿足柴油標準的技術要求,因此需要添加不飽和脂肪酸酯類抗磨劑。
目前,有許多機構開展了酯類抗磨劑的研究,也能夠滿足Q/SHCG 57-2014標準中規定的酯型抗磨劑凝點≯-16℃的使用標準。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現,雖然這些酯型抗磨劑的凝點很低,但是其低溫下的流動性非常差,泵體無法將其輸送到柴油罐中進行調配,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更加大了輸送的難度,必須先經過加熱使其達到一定溫度后才能夠使用,即浪費時間又浪費能源。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低溫流動性的脂型柴油抗磨劑及制備方法,其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酯類抗磨劑在低溫的環境下,其流動性差、輸送難度大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技術方案:
具有低溫流動性的脂肪酸酯類柴油抗磨劑,其特征在于:抗磨劑原料組成包括:不飽和一元脂肪酸、吸水劑、二甲苯、催化劑、聚醚多元醇;
其中,不飽和一元脂肪酸、聚醚多元醇、吸水劑的摩爾比為(1-1.5):1:(0.2-0.3),占總質量21~40%的二甲苯,占總質量3-8%的催化劑,降粘劑加入量為柴油抗磨劑的0.1-0.3%。
一元不飽和脂肪酸為大豆油酸、妥爾油酸、棉籽油酸中的一種或多種,經過多級冷凍壓濾法提純得到凝點小于-12℃的脂肪酸。
聚醚多元醇為丙氧基化的三羥甲基丙烷或者丙氧基化的季戊四醇中的一種或兩種;其中,丙氧基化的三羥甲基丙烷中環氧丙烷數量為3-9;丙氧基化的季戊四醇中環氧丙烷數量為4-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工業大學,未經沈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74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解決庫存電力設備的防潮系統
- 下一篇:基于AR的場景導覽方法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