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密拼空心疊合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7025.0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4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畢瓊;鄧世斌;伍庶;許明姣;雷雨;吳靖;董博;楊添;李波;蔚博琛;羅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17 | 分類號: | E04B5/17;E04B5/18;E04B1/76;E04B1/8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疊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密拼空心疊合板,包括帶有橫向肋梁以及豎向肋梁桁架鋼筋的底板,所述橫向肋梁沿底板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豎向肋梁桁架鋼筋沿底板寬度方向設置,所述底板上相鄰橫向肋梁之間設置有輕質填充體,所述輕質填充體、底板以及橫向肋梁合成為一體形成預制底板結構,多個預制底板沿其寬度方向進行拼接,拼接就位后澆筑沿底板寬度方向的豎向肋梁以及頂板,形成密肋空腔樓板,所述輕質填充體對應處為疊合板的空心部分。本發明結合現澆空心樓板和桁架鋼筋疊合板的優點,將空腔內輕質填充體、疊合底板以及橫向密肋合成一體,形成帶單向密肋和輕質填充體的底板,能夠滿足較大跨度樓板施工需要的承載力和剛度,不需要另設施工支撐或減少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疊合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密拼空心疊合板。
背景技術
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與傳統整體現澆樓板相比,避免了施工現場支模、下部鋼筋綁扎等施工工序,節約建材、縮短工期、綠色環保,符合國家對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要求;但是桁架鋼筋疊合板適應中小跨度樓蓋,且需要設置一定支撐,增加施工費用,同時后澆帶需要支模,底板出鋼筋等都加大了施工難度。全現澆大跨度樓蓋中,空心樓板利用輕質填充體形成空腔減輕重量,承載能力高且節省材料,在公共建筑中大量應用,但現場施工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滿足較大跨度樓板施工需要的承載力和剛度,且不需要另設施工支撐或減少支撐的密拼空心疊合板。
本發明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密拼空心疊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橫向肋梁以及豎向肋梁桁架鋼筋的底板,所述橫向肋梁沿底板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豎向肋梁桁架鋼筋沿底板寬度方向設置,所述底板上相鄰橫向肋梁之間設置有輕質填充體,所述輕質填充體、底板以及橫向肋梁合成為一體形成預制底板結構,多個預制底板沿其寬度方向進行拼接,拼接就位后澆筑沿底板寬度方向的豎向肋梁以及頂板,形成密肋空腔樓板,所述輕質填充體對應處為疊合板的空心部分。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相鄰預制底板結構之間通過拼縫連接節點相互連接,所述拼縫連接節點包括板底縱筋彎折段以及結合面連接筋,所述板底縱筋彎折段為底板內板底縱筋伸出底板且向上彎折部分,所述結合面連接筋置于拼接區域內,且兩端分別延伸至對應預制底板結構的拼接端。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當相鄰預制底板結構之間拼接時,即板與板之間的拼接,在底板的拼接端預制有桁架鋼筋,所述桁架鋼筋底部預埋在底板內,其余部分外露于拼接區域,相鄰底板上的板底縱筋彎折段位于相鄰底板上的桁架鋼筋之間,所述結合面連接筋整體呈U形,其兩端豎向彎折部分靠近對應橫向肋梁的側面端。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當預制底板結構與框架梁之間拼接時,即板與梁之間的拼接,所述預制底板結構分別設置在框架梁的兩側,所述底板上的板底縱筋彎折段位于其橫向肋梁與框架梁之間,所述結合面連接筋相互連接形成封閉環狀連接筋,所述結合面連接筋貫穿框架梁且兩端分別與框架梁兩側的預制底板結構拼接端連接。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在所述拼接區域內的底部布置有若干橫向通長構造筋,在所述預制底板結構上方布置有若干板頂縱筋。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在所述橫向肋梁上部設置有沿其橫向布置的橫向肋梁通長鋼筋,在相鄰橫向肋梁之間的空心位置上部間隔設置有橫向通長鋼筋,在所述豎向肋梁上部設置有沿其豎向布置的豎向肋梁通長鋼筋,在相鄰豎向肋梁之間的空心位置上部間隔設置有豎向通長鋼筋。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在所述橫向肋梁通長鋼筋與橫向通長鋼筋之間以及相鄰橫向通長鋼筋之間設置有橫向附加鋼筋,在所述豎向肋梁通長鋼筋與豎向通長鋼筋之間以及相鄰豎向通長鋼筋之間設置有豎向附加鋼筋。
本發明所述的密拼空心疊合板,其所述預制底板結構與框架柱對應處為實心區域,且由支撐邊起至對應空心區域的寬度d不小于0.2倍板厚,且不小于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70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產病害防治設備
- 下一篇:一種碳纖維化學鍍鎳表面改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