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看板的展示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6121.3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6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淳;張澤昭;李璠;丁永建;黃時光;向小佳;裴亞民;龔榮榮;吳海洋;史新麗;張榮臻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大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14 | 分類號: | G06F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劉旺貴 |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看板 展示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看板的展示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該方法包括:接收對電子看板的列的拆分指示;根據所述拆分指示將所述電子看板的一個父列拆分為多個子列,并將所述多個子列進行水平或垂直展示。通過本發明,由于根據對電子看板的拆分指示可以將電子看板的列進行水平或垂直拆分并進行展示,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電子看板墻布局僵硬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布局看板墻、提升度量統計效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信息展示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子看板的展示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知識工作組織想要做漸進式變革,精益看板方法落地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現有精益看板方法的落地選型方案包括以下兩類:采用物理白板繪制看板墻,使用報事貼或卡片可視化工作項,或采用市面上的電子可視化管理工具。
但使用物理看板數據難收集、信息難追溯;使用電子看板工具確難以適應復雜的知識工作流程。所有這些,都會導致組織變革成本增加、變革受阻。
目前電子看板墻可視化布局僵硬,只能按列展示,無法支持并行過程,同時,一旦看板布局確定,在團隊協作過程中無法調整,成為團隊漸進式變革的阻力。
針對電子看板墻布局僵硬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看板的展示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電子看板墻布局僵硬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看板的展示方法,包括:接收對電子看板的列的拆分指示;根據所述拆分指示將所述電子看板的一個父列拆分為多個子列,并將所述多個子列進行水平或垂直展示。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接收控制工作項從前一列流轉到下一列的指示;當所述下一列為一個包含多個并行子列的父列時,將所述工作項移動到該父列的任何一個并行子列中,其中,所述多個并行子列之間使用虛線間隔。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接收控制工作項從前一列流轉到下一列的指示;當所述下一列為一個串行列時,則將所述工作項移動到該串行列中。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接收對所述電子看板的跨列工作項限制指示;根據所述跨列工作項限制指示確定跨列的多個工作項的總數的最大值。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接收對第一電子看板的工作項的分層指示;根據所述分層指示在所述工作項周圍顯示與所述工作項關聯的第二電子看板。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接收對所述電子看板的工作項的跨列移動指示;根據所述跨列移動指示對所述工作項進行跨列移動。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根據所述跨列移動指示對所述工作項進行跨列移動,包括:當所述跨列移動為對在原所在列的所述工作項向所述原所在列的前流程列進行跨列移動時,取消對所述工作項的跨列移動并將所述工作項回退至所述原所在列。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在根據所述跨列移動指示對所述工作項進行跨列移動之后,還包括:當所述跨列移動為以下之一時,確定所述工作項完成跨列移動:將所述工作項在起始列移動至丟棄列,將所述工作項在非起始列移動至丟棄列,將所述工作項移動至完成列。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看板的展示裝置,包括: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對電子看板的列的拆分指示;拆分展示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拆分指示將所述電子看板的一個父列拆分為多個子列,并將所述多個子列進行水平或垂直展示。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中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中,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設置為運行時執行上述任一項方法實施例中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光大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61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