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控制系統及其收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4911.8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365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步坤;武小偉;楊述慶;胡德利;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69/06 | 分類號: | A01D69/06;A01D6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 地址: | 261206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筒 無極 變速 自適應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統 及其 收獲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控制系統及其收獲機,通過對皮帶進行自檢,以確定進入自適應控制模式,若進入自適應控制模式后,通過自動獲取滾筒的第一轉速,并根據將所述第一轉速和所述第一理論轉速進行對比后所得到的第一對比結果,進而根據第一對比結果控制收獲機的行駛速度,以保證滾筒的喂入量,使得滾筒維持在較優的轉速范圍內,能持續進行收割,實現了自適應調節,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強度,同時,減少了駕駛員在收割過程中的人工干預,具備更好的人機交互,提升了收割作業的智能化程度,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駕駛員更加了解皮帶的磨損程度,便于后續的維護管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中的收獲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控制系統及其收獲機。
背景技術
收獲機械是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主要用于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的收割,其液壓工作系統由割臺升降、撥禾輪升降、卸糧、液壓主離合系統和控制滾筒轉速的無級滾筒變速系統,其中,若滾筒轉速控制不當會導致滾筒堵塞,滾筒脫粒不凈,籽粒破碎率高,清選損失率大,夾帶損失大等故障,因此滾筒轉速能否在作業過程中維持在一個恒定范圍內是判斷收獲機械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
現有技術中,收獲機械即收獲機包括無極變速缸、無極變速輪和滾筒,其中,滾筒和無極變速輪通過皮帶連接,無極變速缸的活塞桿伸長或縮短過程中控制無極變速輪夾緊或松開皮帶。無極變速缸通過液壓元件控制向其供油。
由于液壓元件內部存在運動的零部件都是依靠密封進行隔離,包括不限于控制閥、油缸等,在高壓狀態下運動部件中因壓力差,其內液壓油泄露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外加負荷情況下,更為明顯。另外因為液壓油并非是理想不可壓縮狀態,受溫度、壓力等影響,同時由于油缸處于封閉狀態,受外負荷的作用下,體積發生變化,使得活塞桿出現移動,無極變速輪與皮帶之間的夾緊程度也隨之受影響。若是轉速降低了,操作變速調節開關,可實現轉速上升調節。初始設定的轉速是會隨收割作業過程而降低,不合適的轉速隨之引起籽粒破碎率,脫不凈,分離損失大,甚至造成滾筒堵塞等故障問題,而完全依靠手動操縱,難以實現理想調整,常常無法做到迅速及時調整。因此要求駕駛員在收割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行駛速度以調整喂入量,同時需要關注滾筒轉速,無形中增加駕駛員的工作強度與難度,并對駕駛員的技術有更高些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控制系統及其收獲機。
本發明的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的技術方案如下:
S1、在收獲機進行收割作業之前,對連接在所述收獲機的無極變速輪與滾筒之間的皮帶進行自檢,獲取皮帶磨損量,判斷所述皮帶磨損量是否位于預設的皮帶磨損閾值范圍內,若是,進入自適應控制模式;
S2、在所述自適應控制模式中,獲取所述無極變速輪的變速輪動盤的第一位移量、所述無極變速輪的實際轉速和所述滾筒的第一轉速;
S3、根據所述第一位移量、所述無極變速輪的實際轉速計算所述滾筒的第一理論轉速,并根據將所述第一轉速和所述第一理論轉速進行對比后所得到的第一對比結果控制所述收獲機的行駛速度。
本發明的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過對皮帶進行自檢,以確定進入自適應控制模式,若進入自適應控制模式后,通過自動獲取滾筒的第一轉速,并根據將所述第一轉速和所述第一理論轉速進行對比后所得到的第一對比結果,進而根據第一對比結果控制收獲機的行駛速度,以保證滾筒的喂入量,使得滾筒維持在較優的轉速范圍內,能持續進行收割,實現了自適應調節,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強度,同時,減少了駕駛員在收割過程中的人工干預,具備更好的人機交互,提升了收割作業的智能化程度,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駕駛員更加了解皮帶的磨損程度,便于后續的維護管理。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的一種滾筒無極變速自適應控制方法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49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