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傳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18214.3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50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中島亨成;佐佐木將倫;池本孝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D25/12;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倫律師事務所 11339 | 代理人: | 楊永波;李曉雙 |
| 地址: | 日本廣島縣***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傳遞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通過潤滑效率高的潤滑路線有效地潤滑減震器的動力傳遞裝置。本發明的動力傳遞裝置(1)具備設在動力傳遞路線上的降低振動用減震器(40)以及離合器機構(25),其中,該離合器機構(25)具有工作油壓室(42)、與該工作油壓室相向而設的離心平衡室(48)以及緊固彈簧(54),該離合器機構(25)相對于減震器(40)在減震器(40)的軸向上鄰接而設,供應至離心平衡室(48)的工作油的排油口(58b)相對于減震器(40)設在半徑方向內側,且設于在軸向上與減震器(40)重合的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上搭載的動力傳遞裝置,涉及一種在動力傳遞路線上設有降低振動用減震器的動力傳遞裝置。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已知一種帶離心擺減震器的動力傳遞裝置,該動力傳遞裝置將已供應給離合器的潤滑油的一部分供應給離心平衡室,且利用離合器轂的旋轉將已用于潤滑離合器的潤滑油供應給離心擺減震器(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7-067169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此,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潤滑線路(潤滑路線)上,直至將潤滑油供應至減震器為止存在各種結構構件(離合器及離合器轂等)。然而上述存在于潤滑線路上的各種結構構件會成為阻礙潤滑油流動的主要原因,因此會導致產生以下問題:供應潤滑油的油泵的工作量增加,相應地,不得不使油泵大型化。此外,若為需要潤滑的部件分別設定專用的供應路線的話,還會產生下述問題:供應量增加且油泵的工作量增加,并難以確保路線設定的布局。針對上述問題,人們需要對減震器進行高效潤滑。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發明者通過車輛的動力傳遞路線的模型解析得知在具備作為驅動源的電機的動力傳遞裝置中,因為附加有該電機,在發動機旋轉數的常用區域會產生動力傳遞系統的共振點(例如,從發動機經由動力傳遞裝置、變速器、驅動軸(Drive?shaft)等直至車輪為止的動力傳遞系統整體的共振頻率)。上述在常用區域產生的共振頻率是車輛的振動及噪音產生的主要原因。
針對上述問題,為將動力傳遞系統的共振點降低至發動機常用區域外的低旋轉區域,并降低在該共振點的振動,人們想到設置減震器并使該減震器具有磁滯特性。另外,為使該減震器具有上述磁滯特性,在減震器設有滑動部是一種有效的做法,尤其是有必要向該滑動部供應固定量的潤滑油。
但是,例如使用專利文獻1所示的潤滑線路的情況下,存在有在潤滑線路上存在復數個結構構件而潤滑效率不好的問題。
在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高效且有效地潤滑減震器的動力傳遞裝置。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動力傳遞路徑上設有降低振動用的減震器的動力傳遞裝置,該動力傳遞裝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備離合器機構,該離合器機構具有復數個摩擦板、工作油壓室以及與該工作油壓室相向而設的離心平衡室,其中,該離合器機構與減震器的軸向側部鄰接而設,供應至離合器機構的離心平衡室的工作油的排油口相對于減震器設在半徑方向內側,且設于在軸向上與減震器重合的位置。
通過如上所構成的本發明,與減震器的軸向側部鄰接設有離合器機構,供應至該離心平衡室的工作油的排油口相對于減震器設在半徑方向內側,且設于在軸向上與減震器重合的位置,因此,能將從離合器機構的離心平衡室釋放并從排油口排出的工作油作為潤滑油用于減震器的潤滑,由此,能高效且有效地潤滑減震器。
另外,本發明中,優選動力傳遞裝置具備電機,優選減震器為電機用降低振動減震器,該減震器用于將由電機引起的從發動機經由動力傳遞裝置以及變速器直至車輪為止的動力傳遞系統的共振頻率降低至低于發動機的常用區域的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未經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82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