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職業衛生監管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13764.6 | 申請日: | 2020-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5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振;張美辨;曹藝耀;高向景;任鴻;鄒華;樓曉明;龔璞;張念華;張遠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16H10/60 | 分類號: | G16H10/60;G16H15/00;G16H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變開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職業 衛生 監管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職業衛生監管方法及系統。其中,該方法包括接收用人單位輸入的用人單位檔案,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唯一標識;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方案;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報告;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管計劃;生成并輸出所述用人單位的現場監管執法文書。本發明通過建立一套全面覆蓋用人單位?技服機構?監管機構的全流程的職業衛生監管方法及系統,從而解決了我國現有職業衛生監管系統各環節脫節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開健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職業衛生監管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職業病防治形勢嚴峻。僅僅2018年,我國新增職業病病歷26756例。當前職業衛生管理水平低的局面,首先是因為機構改革職權轉換產生的監管機構專業人員不足導致短期內無法全面監管,其次用人單位因監管力度不足降低了在職業衛生管理方面的經費支出。從而導致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市場需求不足,技服機構作為推動創新技術的主體失去了原動力,我國職業衛生監管系統的技術嚴重落后。
職業衛生工作涉及三方面對象:用人單位、技服機構和監管機構。我國用人單位數量多,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歷來都是紙質檔案備查,由于用人單位專業人員配備率低,用人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不專業且更新不及時;技服機構為用人單位提供技術服務主要以人力為主,現場檢測、實驗室檢測樣品至檢測報告出具,其間大量的記錄表單依靠手工填寫,人力物力耗費極大且錯誤率高;當前的監管模式主要依靠監管機構現場抽查,而監管機構既要對用人單位監管,又要對技服機構加強質控管理,監管機構面臨專業人員少和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的困境,監管流于紙面監管,無法進行系統監管。
雖然王偉才等人于2016年提出建設采樣管理系統提高職業衛生采樣質量的構想,該系統利用PC端加移動端進行職業衛生采樣,初步實現移動互聯網技術在職業衛生工作中的應用。但是,該系統未解決用人單位-技服機構-監管部門的管理脫節問題,單單將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至技服機構的采樣工作上,不足以全面提升職業衛生管理水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職業衛生管理系統未解決用人單位-技服機構-監管部門的鏈條式管理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職業衛生監管方法及系統,以實現用人單位-技服機構-監管部門的集成式管理,提高監管效率。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職業衛生監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接收用人單位檔案,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唯一標識;
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方案;
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報告;
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監管計劃;
生成并輸出所述用人單位的現場監管執法文書。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的用人單位檔案可由用人單位自主輸入,技術服務機構在技術服務過程中輸入,或者職業衛生監管機構匯總輸入;優選地,用人單位檔案包括但不限于用人單位基本信息、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信息以及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的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方案包括:
根據所述用人單位的唯一標識自動識別所述用人單位的用人單位檔案,自動生成檢測方案預覽表;
輸出所述檢測方案預覽表給技術服務機構作業人員審核;
接收由技術服務機構作業人員確認得最終檢測方案。
在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的生成所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報告包括:接收所述技術服務機構作業人員根據所述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方案進行檢測的原始檢測數據;
自動生成述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報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未經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137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