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重構智能表面輔助的NOMA下行低功耗傳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08028.1 | 申請日: | 2020-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3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鴻;張翔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4 | 分類號: | H04W16/14;H04W24/02;H04W52/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00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重構 智能 表面 輔助 noma 下行 功耗 傳輸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重構智能表面輔助的NOMA(非正交多址)下行低功率傳輸方法。在保證用戶信干噪比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基站功率分配與RIS相位偏移的優化問題;利用優化問題特性,建立功率分配系數與RIS相位偏移因子的轉化關系式,將原優化問題轉化為單純的相位偏移優化問題;利用逐個相位旋轉的方法進一步簡化優化問題,并通過一維搜索與懲罰函數法,求出每次迭代最優的相位偏移量;重復迭代直到目標函數收斂,得到RIS最優的相位偏移矩陣與基站功率分配系數。相比于傳統正交多址傳輸方案、無RIS傳輸方案,RIS隨機相位偏移與RIS均等相位偏移傳輸方案,本發明提出的傳輸方法可以顯著降低系統總發射功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中可重構智能表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重構智能表面輔助的非正交多址(NOMA)下行低功耗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無線通信傳播環境是隨機且不可控制的,其會給信息傳輸帶來一定的損傷。近年來,隨著人造電磁材料的發展,可重構智能表面(RIS)被提出,其可智能地配置無線通信傳播環境,從而顯著提高無線通信網絡的性能。RIS作為一種無源器件,不具備任何信號處理能力,只需根據信道特性對其相位偏移量進行配置,便可實現對無線信號傳播方向與相位的調整。相比于正交多址接入技術,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可支持更高的系統吞吐量與更多的并發連接數,因而受到學術界與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在新出現的RIS輔助的NOMA下行系統中,傳統的正交多址傳輸方案與無RIS輔助的傳輸NOMA方案均無法聯合利用該系統中RIS與NOMA的優勢,并且,對于簡單的RIS相位偏移設計方案,比如,隨機相位設計、均等相位設計,均無法充分利用時變信道狀態信息智能地配置無線傳輸環境,進而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RIS的優勢,影響了RIS輔助系統的功率效率。
有鑒于此,需要對現有RIS輔助的NOMA下行系統進行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重構智能表面輔助的NOMA下行低功耗傳輸方法,該方法可降低系統的總發射功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可重構智能表面輔助的NOMA下行低功耗傳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NOMA傳輸模式下,定義U個用戶共用同一時頻資源塊,得到各個用戶接收信號zu的表達式;
步驟2:根據等效信道強度,確定各用戶的解調次序,在各個用戶處得到用戶所需解調接收信干噪比的表達式;
步驟3:建立關于基站功率分配系數{wu}與RIS相位偏移矩陣Φ的優化問題Q1,使總發射功率最小化;
步驟4:根據優化問題特性,構建功率分配系數{wu}與相位偏移矩陣Φ之間的關系式;
步驟5:利用步驟4所形成的關系式,將優化問題Q1轉化為單純相位偏移向量v的優化問題Q2;
步驟6:通過迭代與逐個相位旋轉方式,求解轉化后的優化問題Q2;
步驟7:重復步驟6至目標函數收斂,得到最優相位偏移矩陣Φ,進而得到最優功率分配系數{wu}。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步驟1具體為在NOMA傳輸模式下,基站發射疊加信號為任一用戶u的接收信號zu可以表示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80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