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關節盂產品安裝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04027.X | 申請日: | 2020-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0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更博;史春寶;郭靜;王振國;岳術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春立正達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2 | 分類號: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祝妍 |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關節 產品 安裝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關節盂產品安裝的裝置,包括:一打擊塊、一豎向設置的滑桿、一橫向設置的連接桿、兩根豎向設置的導桿、一橫向設置的下壓塊、一橫向設置的承受塊;所述滑桿的上端穿過所述連接桿后與所述打擊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滑桿的下端與所述下壓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左、右兩邊均與一導桿滑動連接,兩根滑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承受塊,使向下錘擊所述打擊塊后,所述滑桿帶動所述連接桿、所述下壓塊相對所述導桿向下滑動,用于組裝置于所述承受塊上的肱骨上端及關節盂。優點是:將肱骨上端及關節盂瞬間安裝在一起,避免現有技術中由于關節盂材質等原因而出現回彈到初始狀態能力差、無法卡緊,最終導致安裝失敗的技術缺陷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關節盂產品安裝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關節盂及肱骨上端的配合組裝常使用如圖1的壓配器完成,該種結構雖能將兩者壓緊安裝,但是存在易損壞關節盂產品的情況發生。
該壓配器在使用過程中,關節盂回彈卡緊肱骨上端時間過長,由于其材料性質使得其回彈到初始狀態的能力就越差,最終可導致兩者沒有卡緊,安裝失敗;
再者,該壓配器結構存在關節盂、肱骨上端安裝時對準困難的技術問題,也延長了安裝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關節盂產品安裝的裝置,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種技術缺陷,大大減少安裝時間,避免出現關節盂無法回彈的現象,并保證安裝過程中產品穩固不晃動,避免錯位現象的發生。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關節盂產品安裝的裝置,包括:一打擊塊、一豎向設置的滑桿、一橫向設置的連接桿、兩根豎向設置的導桿、一橫向設置的下壓塊、一橫向設置的承受塊;所述滑桿的上端穿過所述連接桿后與所述打擊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滑桿的下端與所述下壓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左、右兩邊均與一導桿滑動連接,兩根滑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承受塊,使得向下錘擊所述打擊塊后,所述滑桿帶動所述連接桿、所述下壓塊相對所述導桿向下滑動,用于組裝置于所述承受塊上的肱骨上端及關節盂。
優選地,所述下壓塊下部開設有開口向下的第一凹槽,用于關節盂上端面與第一凹槽抵接。
優選地,所述承受塊上部開設有開口向上的第二凹槽,用于固定肱骨上端。
優選地,所述第一凹槽內設置有第一墊片,且所述第一墊片與關節盂上端面的接觸面為斜面,用于與關節盂上端面形狀互補。
優選地,所述第二凹槽內設置有第二墊片,且所述第二墊片上端面的形狀與肱骨上端的底面形狀互補。
優選地,所述第一墊片通過第一螺釘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內。
優選地,所述第二墊片通過第二螺釘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內。
本發明的一種用于關節盂產品安裝的裝置,其優點是:
1、本發明裝置中,使用瞬時迅速向下打壓打擊塊的設計,可將肱骨上端及關節盂瞬間安裝在一起,避免現有技術中由于關節盂材質等原因而出現回彈到初始狀態能力差、無法卡緊,最終導致安裝失敗的技術缺陷的發生;
2、本發明裝置通過打擊壓入代替螺旋壓入的長久力,縮短了安裝時間,減小了關節盂變形時間,降低了損壞幾率;
3、本發明裝置通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結構設計,保證關節盂、肱骨上端安裝過程中穩固不動,避免錯位以及產品滑脫現象的發生;
4、本發明裝置第一墊片、第二墊片的結構及位置設計,保證在下壓過程中,避免偏心帶來的產品鎖緊部位不同時鎖緊的現象發生。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春立正達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春立正達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040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