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4906.1 | 申請日: | 202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3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德慶;潘建;郭正啟;楊聰聰;李思唯;李啟厚;李紫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1B11/10;C22B1/02;C22B1/20;C22B1/243;C22B3/10;C22B3/12 |
| 代理公司: | 長沙軒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黃藝平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尾渣 綜合利用 方法 | ||
1.一種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造球:
向預處理后的赤泥中加入添加劑和粘結劑,進行混合、造球和烘干,得到赤泥干球;
S2,預熱焙燒:
將S1所得干球進行預熱固結,得到預熱球團;
S3,預還原處理:
向S2所得預熱球團中加入還原煤進行預還原處理,得到預還原球團;其中,預還原溫度為800~1300℃,預還原時間為15~180min;
S4,熔分處理:
向S3所得預還原球團中加入還原劑,混合后進行熔分處理,得到生鐵與熔分渣;其中,熔分溫度為1450~1600℃,熔分時間為20~40min;
S5,改性處理:
將S4所得熔分渣與碳酸鈉、石灰石混合后進行改性處理,得到改性渣;其中,改性溫度為900~1300℃,改性時間為15~60min;
S6,球磨與堿浸:
將S5所得改性渣進行球磨與堿浸,得到堿浸渣和鋁酸鹽溶液;
S7,酸浸:
將S6所得堿浸渣進行酸浸,得到酸浸液和鈣鈦礦精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預處理為將赤泥與水混合后再進行高壓輥磨;其中,水的質量占赤泥質量的6.5~7.5%;高壓輥磨壓力為250~292k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添加劑為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中的一種,所述粘結劑膨潤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烘干溫度為200~300℃,烘干時間為30min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焙燒溫度為950~1200℃,時間為5~30min,焙燒風速為2.0~2.6m/s。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還原處理中還原煤與預熱球團的質量比為0.5~2: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分處理中還原劑與預還原球團的質量比為0.05~0.2:1,所述還原劑為含碳燃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球磨具體為將改性渣配置成濃度為30~80%的礦漿,再將所得礦漿研磨成球磨渣,所述球磨渣中粒度小于0.074mm的顆粒占80~9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堿浸具體為將所述球磨渣按液固質量比為1~10:1的比例加入堿液中,所述堿液濃度為20~160g/L;其中,堿浸溫度為60~95℃,堿浸時間為20~12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尾渣綜合利用赤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酸浸具體為將所述堿浸渣按液固質量比為1~10:1的比例加入酸液中,所述酸液濃度為10~392g/L;其中,酸浸溫度為25~95℃,酸浸時間為20~1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490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