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車輛的車頂結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80309.8 | 申請日: | 202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0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設楽正樹;山之內勇智;服部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L8/00 | 分類號: | B60L8/00;G01S17/88;G01S17/931;G01S19/14;G01S19/42;B62D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蘇萌萌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車頂 結構 | ||
本公開提供一種車輛的車頂結構。車輛(10)具有在車輛的長度方向上較長的車頂(26)。在車頂(26)上,以前后分開且空出間隔的方式而配置有太陽能板(28A、28B)。在兩片太陽能板(28A、28B)之間配置激光雷達信號收發(fā)器(30)。激光雷達的監(jiān)視范圍成為前后對稱。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9年6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9-121600的優(yōu)先權,該日本專利申請的整體、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和說明書摘要在內,通過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在車頂上搭載有太陽能板的車輛的車頂結構。
背景技術
已知一種在車頂上搭載有太陽光發(fā)電板、即太陽能板的車輛。在日本特開2009-10127號中,公開了一種能夠在車輛的車頂內部移動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在自動駕駛車輛中,為了對車輛的周圍進行監(jiān)視,有時會具備被稱為激光雷達(激光探測及距離系統(tǒng))的使用了激光的測距裝置。激光雷達、特別是其激光的信號收發(fā)器,為了對車輛的周圍遍及整周地進行監(jiān)視而被搭載于車頂之上。在將太陽能板和激光雷達的信號收發(fā)器搭載到車頂上之際,并未進行與太陽能板和激光雷達的信號收發(fā)器的配置相關的提議。
概述
本公開在于車頂上搭載有太陽能板的車輛中,提議了一種有利于車輛周圍的監(jiān)視的激光雷達的信號收發(fā)器的配置。
本公開所涉及的車輛的車頂結構具有:兩個太陽能板,其被前后分開地配置在車輛的車頂上;激光雷達的信號收發(fā)器,其被配置在被前后分開地配置的所述兩個太陽能板之間。通過該結構,從而能夠使激光雷達的監(jiān)視范圍在前方和后方處大致等同。
此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還具有GPS信號接收器,所述GPS信號接收器被配置在被前后分開地配置的兩個太陽能板之間、且激光雷達信號收發(fā)器的附近處。由此能夠對激光雷達信號收發(fā)器和GPS信號接收器所涉及的配線進行整合。
此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被前后分開地配置的兩塊太陽能板之間的、車輛橫向的側邊緣部處追加兩個太陽能板。由此能夠有效地對太陽能板之間的區(qū)域進行利用。
此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激光雷達的信號收發(fā)器在車輛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車頂的中央部處。由此使得由激光雷達實現的前后的監(jiān)視范圍成為對稱。
此外,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車頂在車輛的長度方向上較長。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2為表示本車輛的車頂結構的一個示例的俯視圖。
圖3為表示本車輛的車頂結構的另一個示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依照附圖而對本公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只要沒有事先特別說明,則前(front)、前方(forward)、后、后方、左、左方、右、右方、上、上方、下、下方等的表示相對位置以及朝向的語句均表示與車輛相關的相對位置以及朝向。此外,將向車輛的前后延伸的方向記為長度(longitudinal)方向,將向車輛的左右延伸的方向記為橫(lateral)向,將向車輛的上下延伸的方向記為鉛直(vertical)方向。在各個附圖中,箭頭標記FR的朝向為前方,箭頭標記UP的朝向為上方,箭頭標記LH的朝向為左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803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聯合收割機
- 下一篇:用于驅動電力轉換器中的電子開關的方法及控制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