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節室內濕度及提高能力的熱泵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03670.0 | 申請日: | 2020-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72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密升;周超越;劉偉飛;徐維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42 | 分類號: | F24F1/42;F24F1/16;F24F1/36;F24F13/22;F24F11/89;F24F11/64;F24F11/70;F24F140/20;F24F110/12;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7 | 代理人: | 王影 |
| 地址: | 511340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新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節 室內 濕度 提高 能力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調節室內濕度及提高能力的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閥、室內側換熱器、節流裝置、室外側換熱器以及氣液分離器,室外側換熱器包括室外側換熱器本體、室外側噴淋管、室外側風機以及室外側接水盤,所述室外側噴淋管位于室外側風機的上方,所述室外側接水盤位于室外側換熱器本體的下方,室內側換熱器包括室內側換熱器本體、室內側濕度傳感器、室內側風機以及室內側接水盤,所述室內側濕度傳感器安裝于室內側換熱器本體上,所述室內側接水盤安裝于室內側換熱器本體下方;所述室內側接水盤通過第一循環泵與室外側噴淋管連接。本發明通過利用熱泵機組在制熱除霜過程中產生的融霜水對室內側強制對流蒸發,提高室內側空氣濕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源熱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調節室內濕度及提高能力的熱泵系統。
背景技術
空氣源熱泵在制熱時,室外側因吸收熱量會產生結霜或凝露現象;在制冷時,室內側吸收熱量會產生凝露現象。現有技術選擇對室內側和室外側產生的凝結水進行直接排放,也無法對室內濕度進行有效調節;直接排放浪費了機組產生的凝結水中的能量且無法對室內濕度進行有效調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此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調節室內濕度及提高能力的熱泵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調節室內濕度及提高能力的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閥、室內側換熱器、節流裝置、室外側換熱器以及氣液分離器,室外側換熱器包括室外側換熱器本體、室外側噴淋管、室外側風機以及室外側接水盤,所述室外側噴淋管位于室外側風機的上方,所述室外側接水盤位于室外側換熱器本體的下方,室內側換熱器包括室內側換熱器本體、室內側濕度傳感器、室內側風機以及室內側接水盤,所述室內側濕度傳感器安裝于室內側換熱器本體上,所述室內側接水盤安裝于室內側換熱器本體下方;所述室內側接水盤通過第一循環泵與室外側噴淋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室外側接水盤通過第二循環泵、過濾器與室內側接水盤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室外側換熱器上設有表面溫度傳感器和室外環境溫度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熱泵系統包括有加濕模式、除濕模式及噴淋模式三種模式,三種模式根據室內側濕度傳感器檢測結果進行控制。
優選的,所述加濕模式為所述熱泵系統制熱時,室外側換熱器吸收熱量,表面溫度低于環境溫度時,在室外側換熱器表面會凝露或結霜,室外側接水盤收集因室外側換熱器凝露或除霜產生的凝結水,如室內側濕度傳感器檢測室內濕度低于設定值,第二循環泵開啟,凝結水經第二循環泵、過濾器到達室內側接水盤,通過室內側換熱器吹出的熱風進行強制對流蒸發為水蒸氣,待室內濕度上升到設定值,第二循環泵關閉。
優選的,所述除濕模式為系統制冷時,室內側濕度傳感器檢測到室內濕度高于設定值,室內側風機轉速降低。
進一步的,所述噴淋模式為系統制冷時,室內側換熱器表面溫度低于環境溫度,在室內側換熱器表面產生凝露,室內側接水盤收集室內側換熱器表面凝露,經第二循環泵、室外側噴淋管,將凝結水噴淋在室外側換熱器上。
進一步的,除濕模式與噴淋模式能夠同時開啟。
進一步的,所述熱泵系統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判斷熱泵系統是否以制熱模式運行,判斷結果是為,轉S2,判斷結果為否,轉S8;
S2:判斷室外側換熱器的表面溫度T1是否低于環境溫度T2,判斷結果為是,轉S3,判斷結果為否,轉S1;
S3:室外側接水盤收集因室外側換熱器凝露或除霜產生的凝結水,轉S4;
S4:判斷室內側濕度傳感器檢測室內濕度是否低于設定值,判斷結果為是,轉S5,判斷結果為否,轉S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036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