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運用并網技術的風光微電網的監測方法、監測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70266.8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5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冷愛蓮;申晗秋;周志剛;楊澄;張飛;李育龍;閆世釗;廖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28 | 分類號: | H02J3/28;H02J3/38;H02J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岳鳳羽 |
| 地址: | 4111***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運用 并網 技術 風光 電網 監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運用并網技術的風光微電網的監測方法、監測裝置及系統,屬于電力系統微電網領域,可預測微電網中的發電設備的發電功率和其承受負載的變化。該方法可追蹤大電網并網點電壓信息,實時獲取大電網調度指令,實時檢測的儲能系統容量,設定儲能系統放電區間,基于SOC分層控制策略,對儲能系統能量進行優化管理,實時修正儲能系統充放電功率,優化儲能系統工作性能,制定和實施最適宜的控制策略,保障微電網在并網時按照大電網的需求參與大電網電壓調節,保障并網運行時的電壓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微電網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運用并網技術的風光微電網的監測方法、監測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能源發電以及人類活動給社會環境帶來了驗證的破壞,同時能源消耗持續增加,導致傳統能源日益減少。現階段,以新能源的微電網并網發電的形式逐漸得到推廣。但是由于新能源如風力和光伏等發電的微電網發電具有間歇性,在并網時會對大電網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微電網中常采用儲能系統來保證并網時的順利進行,但是現有微電網中儲能系統的使用,反應速度慢,動作遲緩,降低了能源的利用率,甚至會對大電網的造成沖擊,增加用電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反應速度快、動作迅速且能夠提高能源利用率,不會對大電網造成沖擊,降低用電安全風險的運用并網技術的風光微電網的監測方法、監測裝置及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第一方面,
一種運用并網技術的風光微電網的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監測風光微電網的輸出需求;
根據所述輸出需求調整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模式和功率。
進一步地,所述監測風光微電網的輸出需求包括:
接收大電網系統的調度指令;
根據所述調度指令得到并網點處風光微電網的待輸出功率。
進一步地,所述監測風光微電網的輸出需求包括:
實時采集大電網系統并網點處的電壓信息;
根據所述電壓信息調整風光微電網中并網點處的電壓參數。
進一步地,根據所述輸出需求調制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模式和功率包括:
實時獲取微電網中所有發電設備的有功功率;
根據所述有功功率和風光微電網的待輸出功率調調制儲能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有功功率和風光微電網的待輸出功率調調制儲能系統包括:
設定儲能系統工作區間,所述工作區間包括:放電區間、充電區間和等待區間;
根據所述有功功率和風光微電網的待輸出功率選擇所述儲能系統的工作區間,采用相應的控制策略。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有功功率和風光微電網的待輸出功率選擇所述儲能系統的工作區間,采用相應的控制策略包括:
當所述有功功率大于所述待輸出功率時,所述儲能系統在充電區間工作,采用充電模式,所述充電功率等于所述有功功率減去所述待輸出功率得到的值;
當所述有功功率小于所述待輸出功率時,所述儲能系統在放電區間工作,采用放電模式,所述放電功率等于所述待輸出功率減去所述有功功率得到的值;
當所述有功功率等于所述待輸出功率時,所述儲能系統在等待區間工作,既不充電也不放電。
進一步地,實時監測所述儲能系統的容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02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坑變形監測系統
- 下一篇:地下室頂板后澆帶可拆卸式封堵鋼板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