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回熱制冷系統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9374.3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85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奎;代咪咪;丁博文;林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1/00 | 分類號: | F25B1/00;F25B41/00;F25B49/02;F25B40/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萬景旺 |
| 地址: | 51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回熱 制冷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回熱制冷系統的控制方法,雙回熱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經濟器、檢測系統、控制器、第一膨脹閥和第二膨脹閥;雙回熱制冷系統還包括補氣回路、第一回熱器;檢測系統包括第一感溫包、第二感溫包、第三感溫包、第四感溫包、第五感溫包和第六感溫包。本發明保證流入到蒸發器中的冷媒冷量足夠,且在蒸發器中的冷媒始終為兩相的高效冷媒,解決了蒸發器中存在無效的過熱區面積,從而保證了使制冷系統的高效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回熱制冷系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制冷系統中,制冷劑的制冷效率與蒸發溫度密切相關,蒸發溫度越高,則蒸發側的制冷效率越高,但是蒸發溫度升高后又使得蒸發器的傳熱溫差減小,由于蒸發器的傳熱面積是一定的,這便會導致蒸發器的制冷效率降低;而目前制冷系統中保證制冷效率的方法是控制蒸發器出口位置的氣相冷媒的過熱度,當冷媒的過熱度增加時,通過膨脹閥來增加制冷劑的流量和蒸發溫度,來使過熱度減小,使蒸發器的過熱區的面積減小,從而使蒸發器中兩相制冷劑的換熱面積增大,進而使蒸發器的制冷量增加、制冷效率得到提高,但為保證壓縮機的可靠運行,蒸發器出口位置的氣體制冷劑必須具有一定的過熱度來防止壓縮機受到液擊,因此現有的方法則必然使得蒸發器存在一定的過熱區,使兩相制冷劑的換熱面積減小,無法使蒸發器的制冷效率最大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雙回熱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解決了由于蒸發器中不得不存在過熱區面積,從而使制冷系統的制冷效率較低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回熱制冷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和蒸發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冷凝器到蒸發器之間的經濟器,檢測所述蒸發器和經濟器中的冷媒狀態的檢測系統,連接所述檢測系統的控制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以調節進入到蒸發器中冷媒流量的第一膨脹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以調節從所述經濟器到壓縮機的冷媒流量的第二膨脹閥。
進一步地,所述雙回熱制冷系統還包括從所述經濟器流出并經所述第二膨脹閥節流后通過經濟器流回到壓縮機的補氣回路、位于從所述冷凝器到經濟器之間的第一回熱器,所述補氣回路經所述第一回熱器回到所述壓縮機。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系統包括設于所述補氣回路上的經濟器流入側的第一感溫包、設于從所述經濟器到第一回熱器之間的補氣回路上的第二感溫包和設于從所述第一回熱器到壓縮機之間的補氣回路上的第三感溫包。
進一步地,所述雙回熱制冷系統還包括設于從所述經濟器到蒸發器流路上的第二回熱器,所述蒸發器到壓縮機之間的冷媒流路流經所述第二回熱器。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系統還包括設于從所述第二回熱器到壓縮機流路上的第四感溫包、設于所述蒸發器的冷媒流出側的第五感溫包和設于所述蒸發器的冷媒流入側的第六感溫包。
一種雙回熱制冷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雙回熱制冷系統為所述的雙回熱制冷系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據所述經濟器和蒸發器中的冷媒狀態分別調節所述第一膨脹閥和第二膨脹閥的開度控制所述蒸發器中的冷媒始終保持氣液兩相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雙回熱制冷系統為如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雙回熱制冷系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當所述第一感溫包和第二感溫包之間的溫差>3℃時,調大所述第二膨脹閥的開度。
進一步地,當所述第一感溫包和第三感溫包之間的溫差<4℃時,調小所述第二膨脹閥的開度。
進一步地,所述雙回熱制冷系統為如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雙回熱制冷系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當所述第五感溫包和第六感溫包之間的溫差>3℃時,調大所述第一膨脹閥的開度。
進一步地,當所述第四感溫包和第六感溫包之間的溫差<4℃時,調小所述第二膨脹閥的開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93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天然麻纖維原料的碳納米纖維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組合式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