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韌改性PP塑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9138.1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4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申建;王多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鈺澤塑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L23/08;C08L33/12;C08K13/06;C08K7/06;C08K3/04;C08K3/22;C08K3/34;B29C48/285;B29C48/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韓立峰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pp 塑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增韌改性PP塑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備得到:PP樹脂75?85份、POE樹脂5?12份、抗氧化劑2?6份、潤滑劑0.5?2份、偶聯劑0.5?3份、石墨烯1?3份、有機玻璃纖維2?6份、玻纖相容劑3?5份、抗靜電劑2?6份、耐寒劑3?6份、長碳纖維4?6份、鈦白粉2?5份、納米硅石灰3?8份,本發明通過制備過程中加入有機玻璃纖維,增強效果好,加入鈦白粉和納米硅石灰,提高了PP的強度和韌性,改善了PP塑料的力學特性,且在制備過程中通過添加改性氧石墨烯作為剛性填充粒子與PP混合造粒,得到耐沖擊、抗老化的改性PP,且經過此種工藝制備的pp塑料彎曲性能和拉伸性均得到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P塑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增韌改性PP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丙烯樹脂,英文名Poly propylene(PP),聚丙烯樹脂是一種半結晶的熱塑性塑料。具有較小的密度約0.91g/cm3、較高的強度和耐高溫腐蝕等優良性能,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電絕緣性,PP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日常用品和包裝等眾多領域中。
聚丙烯具有優異的抗彎曲疲勞性,其制品在常溫下可彎折106次而不損壞。但在室溫和低溫下,由于本身的分子結構規整度高,所以抗沖擊強度較差,因此限制了其使用。PP塑料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擠出,然而現有的擠出設備結構相對復雜,生產成本高,電力損耗大,同時擠出的效果并不優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韌改性PP塑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以下技術問題:(1)通過制備過程中加入有機玻璃纖維,增強效果好,加入鈦白粉和納米硅石灰,提高了PP的強度和韌性,改善了PP塑料的力學特性,且在制備過程中通過添加改性氧石墨烯作為剛性填充粒子與PP混合造粒,得到耐沖擊、抗老化的改性PP,且經過此種工藝制備的pp塑料彎曲性能和拉伸性均得到提升,其應用范圍也更加廣泛,根據HG/T 3849-2008測定,該增韌改性PP塑料的拉伸強度為75-95MPa,解決現有技術中PP塑料的拉伸強度較差的技術問題;(2)通過共混合物通過入料斗進入攪拌箱內,開啟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輸出軸帶動第三皮帶輪、第四皮帶輪轉動,第四皮帶輪通過皮帶帶動第五皮帶輪轉動,第五皮帶輪帶動連接桿轉動連接桿帶動攪拌片轉動,攪拌片對共混合物擠出前進行攪拌,攪拌后共混合物進入殼體內,并通過引導板的引導從兩個擠出筒上的開口進入擠出筒內,第三皮帶輪通過皮帶帶動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轉動,進而通過兩個花鍵軸帶動兩個擠出螺桿轉動,擠出螺桿將共混合物熔融擠出,得到高強度增韌性改性PP塑料,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擠出設備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電力損耗大,同時擠出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增韌改性PP塑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備得到:PP樹脂75-85份、POE樹脂5-12份、抗氧化劑2-6份、潤滑劑0.5-2份、偶聯劑0.5-3份、石墨烯1-3份、有機玻璃纖維2-6份、玻纖相容劑3-5份、抗靜電劑2-6份、耐寒劑3-6份、長碳纖維4-6份、鈦白粉2-5份、納米硅石灰3-8份;
其中,該增韌改性PP塑料通過下述步驟制備得到:
步驟一:將PP樹脂和POE樹脂烘烤,備用;
步驟二:將抗氧化劑、潤滑劑、偶聯劑、石墨烯、有機玻璃纖維、玻纖相容劑、抗靜電劑、耐寒劑、長碳纖維、鈦白粉、納米硅石灰以及上述烘烤后的PP樹脂和POE加入高速混合機中高速攪拌得到共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鈺澤塑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鈺澤塑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91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