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學模組及增強現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3308.0 | 申請日: | 2020-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8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麥英強;馮東洋;吳慶利;劉風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01 | 分類號: | 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市椒***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 模組 增強 現實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學模組及增強現實裝置,涉及近眼顯示技術領域。包括匯聚光學組件、第一透反組件和第二透反組件,所述匯聚光學組件設置于圖像源光發射方向,所述匯聚光學組件的入光側設置有第一光學組件,所述匯聚光學組件的出光側設置有第二光學組件,所述第一光學組件和所述第二光學組件用于將入射光線的部分光線透射并將部分光線反射,所述第一透反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光學組件透射所述圖像源的光線一側,所述第二透反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透反組件反射所述圖像源的光線一側。能夠在保證成像質量的同時提升成像結構的緊湊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近眼顯示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學模組及增強現實裝置。
背景技術
增強現實(英文名稱:Augmented Reality,AR),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并進行互動。增強現實技術,不僅展現了真實世界的信息,而且將虛擬的信息同時顯示出來,使真實環境和虛擬物體之間重疊之后,能夠在同一個畫面以及空間中同時存在,從而實現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另外,虛擬現實(英文名稱:Virtual Reality,VR)作為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兩者在成像上具有共同之處。
現有技術中,不管是增強現實裝置還是虛擬現實裝置,均需佩戴在用戶頭部使用,為了減輕用戶頭部壓力,提升用戶體驗效果,緊湊性、輕量化是主流設計方向。然而,為了追求緊湊性以及輕量化,則降低了成像的質量,影響用戶觀看體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模組及增強現實裝置,能夠在保證成像質量的同時提升成像結構的緊湊性。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光學模組,包括匯聚光學組件、第一透反組件和第二透反組件,所述匯聚光學組件設置于圖像源光發射方向,所述匯聚光學組件的入光側設置有第一光學組件,所述匯聚光學組件的出光側設置有第二光學組件,所述第一光學組件和所述第二光學組件用于將入射光線的部分光線透射并將部分光線反射,所述第一透反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二光學組件透射所述圖像源的光線一側,所述第二透反組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透反組件反射所述圖像源的光線一側。
可選地,所述匯聚光學組件包括第一匯聚透鏡,或,所述匯聚光學組件包括沿所述圖像源的光發射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二匯聚透鏡和第三匯聚透鏡。
可選地,所述第一光學組件包括第一透反膜,所述第二光學組件包括第二透反膜;當所述匯聚光學組件包括第一匯聚透鏡時,所述第一透反膜設置于所述第一匯聚透鏡的入光側,所述第二透反膜設置于所述第一匯聚透鏡的出光側;當匯聚光學組件包括沿所述圖像源的光發射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二匯聚透鏡和第三匯聚透鏡時,所述第一透反膜設置于所述第二匯聚透鏡的入光側,所述第二透反膜設置于所述第三匯聚透鏡的出光側。
可選地,所述第一光學組件包括第一透反膜,所述第二光學組件包括第一1/4玻片和第一偏振片;當所述匯聚光學組件包括第一匯聚透鏡時,所述第一透反膜設置于所述第一匯聚透鏡的入光側,所述第一1/4玻片和所述第一偏振片依次設置于所述第一匯聚透鏡的出光側;當匯聚光學組件包括沿所述圖像源光發射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二匯聚透鏡和第三匯聚透鏡時,所述第一透反膜設置于所述第二匯聚透鏡的入光側,所述第一1/4玻片和所述第一偏振片依次設置于所述第三匯聚透鏡的出光側。
可選地,所述第一光學組件還包括第二1/4玻片,所述第二1/4玻片位于所述第一透反膜遠離所述第一匯聚透鏡或所述第二匯聚透鏡的一側。
可選地,所述第一光學組件還包括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所述第二1/4玻片遠離所述第一透反膜的一側。
可選地,所述匯聚光學組件與所述第一透反組件之間形成有中間像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33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