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灌注樁樁身周圍土體加固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67065.5 | 申請日: | 202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23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2 | 分類號: | E02D3/12;E02D15/02;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張云和 |
| 地址: | 064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灌注 樁樁 周圍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是一種灌注樁樁身周圍土體加固施工方法,加工無縫注漿管,由注漿管上加工有溢漿孔;利用履帶式液壓潛孔鉆機在灌注樁樁身周圍進行孔位鉆進,使注漿孔均勻布置在灌注樁樁身外側周圍;高壓注漿機由下向上進行注漿,直到所有的注漿孔完成注漿為止;所有注漿孔完成注漿后,拔出注漿管并對注漿孔進行封孔固定;注漿區域土體固化后,利用旋挖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本發明有效增強了土體間的強度,保證了成孔質量,防止塌孔現象的發生,減少了沉渣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是一種灌注樁樁身周圍土體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灌注樁成孔工藝方法有正、反循環鉆孔、沖擊成孔、干作業挖孔、旋挖鉆孔等,不同地層選用不同成孔設備。當遇到回填尾礦砂、碎石區域,經過現場試樁,該地質條件下鉆孔時塌孔明顯,無法成樁。尾礦砂與碎石間孔隙率較大,且無粘聚力,地層相對水位較高等;由于土體穩定性極差,用水量明顯,當機械成孔時,需制備泥漿比重較高的泥漿液;當人工挖孔時,需隨挖隨澆筑護壁混凝土,且存在較大的安全危險性。由于碎石層孔隙率較大,無粘性,無法使用泥漿護壁技術。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有效增強土體間的強度,保證成孔質量,防止塌孔的灌注樁樁身周圍土體加固施工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灌注樁樁身周圍土體加固施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A、加工無縫注漿管,由注漿管底部向上300mm處開始加工溢漿孔,溢漿孔以及注漿管的底部分別用透明膠帶密封;
B、根據漿液擴散半徑以及灌注樁的樁徑,確定注漿孔的位置與個數,利用履帶式液壓潛孔鉆機在灌注樁樁身周圍進行孔位鉆進,使注漿孔均勻布置在灌注樁樁身外側周圍;
C、將注漿管插入注漿孔內,通過高壓注漿機由下向上進行注漿,一個注漿孔注漿完成后跳注到另一個注漿管對其對應的注漿孔開始注漿,根據漿液的擴散速度對每個注漿孔進行分階段多次注漿,直到所有的注漿孔完成注漿為止;
D、所有注漿孔完成注漿后,拔出注漿管并對注漿孔進行封孔固定;
E、注漿區域土體固化后,利用旋挖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灌注樁樁身周圍注漿加固的施工方法,有效增強了土體間的強度,保證了成孔質量,防止塌孔現象的發生,減少了沉渣現象,避免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及樁體質量造成質量事故的發生。
進一步的,本發明采用的優選方案是:
步驟A中的注漿管環形對稱設置有兩排溢漿孔,每排溢漿孔設置有三個,同排溢漿孔的間距為200mm,每個溢漿孔的孔徑為3~5mm。
步驟B中注漿孔設置有8個,每個注漿孔分別距灌注樁樁身200mm,8個注漿孔在灌注樁樁身外側均勻布置。
步驟C中的注漿壓力為0.2~0.3Mpa,注漿流量為7~10L/min。
步驟B中潛孔鉆機進行孔位鉆進時,當遇到碎石層與風化巖層時,潛孔鉆機進行加壓回旋沖擊,直到達到孔深的設計要求,注漿孔底進入強風化花崗片麻巖1000mm。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注漿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斷面圖;
圖4為灌注樁樁身周圍注漿管的排布示意圖;
圖5為鉆孔灌注樁施工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670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