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風口布置與管道內部病菌的機械消除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88008.0 | 申請日: | 202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65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翊瑋;李秀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東昌倉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02 | 分類號: | F24F13/02;F24F11/89;B01D46/00;B01D53/86;A61L2/20;A61L2/26;A61L10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洪***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風口 布置 管道 內部 病菌 機械 消除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風口布置與管道內部病菌的機械消除方法。一種空調風口布置與管道內部病菌的機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在密閉場所內構建一種新的新風環流維持與病菌機械消除系統,依靠對環境中的空氣機械驅動而形成氣流能夠對保護位點(健康人群)進行保護并對可疑位點(可能攜帶可傳播病菌的潛在風險源)進行隔離,對室內通風系統的出風口與回風口進行規范的布置、室內送回風均經過病菌和懸浮顆粒物的過濾凈化過程、系統回風管道內間歇充入臭氧對管道內壁粘附的病菌進行機械消殺作業。該方法能夠依靠定向風力對健康人(保護位點)進行保護、對潛在風險源(可疑位點)進行風幕隔離,能夠對室內環境空氣中的病菌進行機械消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風口布置與管道內部病菌的機械消除方法。
背景技術
各種建筑物內部的人群聚集場所均安裝配置有通風換氣(新風系統)、空調系統,傳統的風機盤管加新風機組空調系統、集中式定風量空調系統以及變風量空調系統通常采用頂棚送風(上送風)的空調方式,它強調送風氣流與室內空氣的充分混合,由吊頂送出的空氣吸收室內產生的全部余熱、余濕并稀釋污染物。中央空調通過制冷制熱來調節室內溫度,新風系統利用室內外空氣的循環來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和空氣的新鮮度。上述新風系統是通過新風機組、新風管道和風口,將室外的空氣送入室內,再通過風口、排風管道和風機將室內的空氣排出室外,通過這種換氣,將渾濁的室內空氣排出去,將室外新鮮空氣引進來,實現室內外空氣的循環。
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春、冬季節多種流行性疾病頻發,人群聚集的室內密閉場所內部人與人的面對面、肩并肩、穿梭往來甚至于近距離接觸的情況多有發生,在這些場景中攜帶各種病菌的潛在風險源(“可疑位點”)往往會對與其密切接觸的健康人(“保護位點”)產生較大的疾病傳播風險,這往往構成了醫院門診大廳、診療室、輸液室、住院部、各種會議室、餐廳、商場、候車廳、集中辦公場所等等公共活動場所發生疾病傳播的主要誘因,突出的問題表現在:
1)各個人群聚集場所(候車室、食堂、醫院及病區)均配置了中央空調系統和新風系統,但既有的室內空調或空氣系統的風力、風向設計與控制沒有考慮到阻隔人與人之間的橫向呼吸、飛沫傳播,水平風、循環風、側面來風居多,密閉室內人流聚集活動助長病人與病人之間的病菌傳播;
2)現有的室內空調系統風口布置一般原則是:①人不經常停留的地方;②房間的邊和角;③有利于氣流的組織、以利于施工、降低能耗。現有空調系統形成的送、回風氣流的移動軌跡往往缺乏對“保護位點”進行保護、對“可疑位點”進行阻隔的功能,房間和各種大廳內部空調系統形成的更多是循環風、方向無序的側面風,更多情況下是氣流先經過“可疑位點”然后傳播到“保護位點”,一旦遇到傳染源進入空調系統的循環氣流通路中,即會帶來新的傳播疾病的壓力和隱患。
3)現有的中央空調中有一部分將新風系統的送風口安裝在地面,從地板或墻底部送風口所送冷風在地板表面上擴散開來,形成有組織、緩慢氣流組織,容易將地面層的污染空氣從工作區帶到室內上方,并由設在頂部的排風口排出,上述過程極易污染到整個室內環境。
4)疏于對中央空調系統抽風管道內壁上沾染病菌的定期環保化消除的措施和手段,既有的雙氧水消毒、熏蒸劑熏蒸、臭氧消毒(之前僅僅是應用于空調管道內部的消毒滅菌作業)等等由于各種原因難以正常使用。
5)現有的空調系統和新風系統的類型、原理與系統布置方法復雜多樣,空調管網系統長而龐雜,系統中的主管道、支管及風口材質與結構外形不一,難以進行人工清除積塵和防治有害病菌的作業,特別是粘附聚集較多有害病菌的抽風管道內壁上面難以有效的進行衛生清除作業,作業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東昌倉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東昌倉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880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