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9266.8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14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江;陳龍;王琳;彭楚堂;李勉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15/20 | 分類號: | B32B15/20;B32B15/04;B32B3/12;B32B7/12;B32B9/00;B32B9/04;B32B33/00;C23G1/22;C23G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亞南 |
| 地址: | 519031 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纖維 復合 結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家電外殼的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由一層碳纖維板、一層鋁合金板,以及設置于所述碳纖維板與鋁合金板之間的一層鋁蜂窩板組成;
粘結層,分別設置在碳纖維板和鋁蜂窩板之間與鋁合金板和鋁蜂窩板之間,以通過粘結層將碳纖維板、鋁蜂窩板和鋁合金板層疊為一體;
所述碳纖維板的厚度為0.5-0.7mm;
所述鋁合金板的厚度為0.5-0.7mm;
所述鋁蜂窩板的厚度為3-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鋁蜂窩板上蜂窩狀孔洞的孔徑為4-6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層的材質為耐高溫結構膠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結層的材質為J-99耐高溫結構膠膜。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種用于家電外殼的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在所述鋁合金板一表面上形成粘結層,在所述碳纖維板一表面上形成粘結層;
將所述鋁蜂窩板置于兩粘結層之間,使其與所述鋁合金板與碳纖維板貼合得到組合結構;
將所述組合結構于第一外壓下進行第一保溫,待降壓降溫后,得到所述碳纖維鋁基復合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壓的壓力為0.2-0.4MPa;
所述第一保溫的溫度為150-200℃,時間為80-100min。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8℃/min的升溫速率,將所述組合結構從室溫升溫至150-200℃。
8.根據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鋁合金板一表面上形成粘結層之前,還包括使用堿性脫脂劑對鋁合金板的表面進行第一超聲清洗并用水沖洗后烘干的步驟;
在所述使用堿性脫脂劑對鋁合金板的表面進行第一超聲清洗后,還包括使用中性脫脂劑對鋁合金板的表面進行第二超聲清洗的步驟。
9.根據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板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平板模具內表面形成脫模劑層;
在所述脫模劑層上鋪放若干層單向碳纖維布,構成纖維材料層;
在真空條件下,向所述纖維材料層導入樹脂材料;
將浸漬樹脂材料后的纖維材料層于第二外壓下進行第二保溫,降壓降溫后得到所述碳纖維板。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單向碳纖維布中的纖維相互垂直;
所述向所述纖維材料層導入樹脂材料步驟的真空度大小為-0.06MPa 至-0.1MPa 。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浸漬樹脂材料后的纖維材料層于第二外壓下進行第二保溫的步驟,包括:
在0.15-0.25MPa 的第二外壓值下,以1.5-2.5℃/min升溫至90-110℃,并保溫15-25min;
在0.45-0.55MPa 的第三外壓值下,以2.0-2.5℃/min升溫至140-160℃,并保溫90-1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92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紡織品中不良成分的檢測方法
- 下一篇:便攜式甘蔗去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