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硬式內鏡浸泡消毒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600.4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0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焱;鄧安春;李謙;梁小軍;王劉倩;閆晶晶;王敏;朱先柏;趙力;包小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B08B9/023 | 分類號: | B08B9/023;A61B90/70;F26B23/06;A61L2/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誠璐 |
| 地址: | 400038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硬式 浸泡 消毒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用于硬式內鏡浸泡消毒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清洗桶,清洗桶上開有排液口和供硬式內鏡插入的插口,排液口上連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設有排水閥,清洗桶上設有加熱件;殼體內設置有與清洗桶均連通的清水桶、酶溶液桶和消毒液桶,清水桶與清洗桶之間連通有第一泵體,酶溶液桶與清洗桶之間連通有第二泵體,消毒液桶與清洗桶之間連通有第三泵體。本方案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硬式內鏡清洗消毒機在清洗消毒后取出存放時易對硬式內鏡造成污染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硬式內鏡浸泡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內鏡是臨床上常用的醫療檢查設備,主要有胃鏡,腸鏡,氣管、膽道鏡,鼻、喉鏡,腹腔、膀胱鏡等,由進入體內的鏡身及置于體外的操縱部和導光纜組成。內鏡使用時,體內的鏡身直接與人體組織接觸,會粘附大量的粘液、血液和組織碎屑,因此內鏡使用后必須經過嚴格的清洗和消毒才能再用于其他人的檢查,否則會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傳統的硬式內鏡清洗通常是人工將待清洗的硬式內鏡放入存有消毒液的儲存盤中,通過浸泡對硬式內鏡進行清洗消毒,但人工操作費時費力、效率較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出現了一種硬式內鏡清洗消毒機,使用時,通過該硬式內鏡清洗消毒機對硬式內鏡進行清洗、消毒,完成后取出放入專用的儲存柜中存放,備用。此裝置能夠對硬式內鏡快速地清洗和消毒,但是在取出放入儲存柜的過程中,易對硬式內鏡造成污染,導致前期工作浪費,而且還需準備專用的、具有一定清潔度的儲存柜,造成成本和使用空間的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用于硬式內鏡浸泡消毒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硬式內鏡清洗消毒機在清洗消毒后取出存放時易對硬式內鏡造成污染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硬式內鏡浸泡消毒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清洗桶,清洗桶上開有排液口和供硬式內鏡插入的插口,排液口上連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設有排水閥,清洗桶上設有加熱件;殼體內設置有與清洗桶均連通的清水桶、酶溶液桶和消毒液桶,清水桶與清洗桶之間連通有第一泵體,酶溶液桶與清洗桶之間連通有第二泵體,消毒液桶與清洗桶之間連通有第三泵體。
本發明的技術原理:使用時,將待清洗的硬式內鏡從插口插入到清洗桶內,通過第一泵體將清水桶內的第一泵體入到清洗桶內,對硬式內鏡進行清洗;然后通過關閉排水閥,打開第二泵體,酶溶液桶內的酶溶液將進入到清洗桶內,對硬式內鏡進行侵泡,侵泡一段時間后,通過排水閥將酶溶液從排液口排出;接著通過加熱件對硬式內鏡進行加熱烘干,使其表面的酶溶液蒸發;再通過關閉排水閥,打開第三泵體,消毒液桶內的消毒液將進入到清洗桶內,對硬式內鏡進行侵泡,侵泡一段時間后,通過排水閥將酶溶液從排液口排出;接著再次通過第一泵體將清水桶中的水泵入到清洗桶中對硬式內鏡進行沖洗;最后再通過加熱件對硬式內鏡進行加熱烘干,使其表面的水分蒸發;清洗完后的硬式內鏡放在清洗桶內保存,無需取出。
相比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1、設置清洗桶,通過與清水桶、酶溶液桶以及消毒液桶的配合,對硬式內鏡進行初洗-酶洗-消毒液洗-水洗等四個步驟,能夠進行很好地清洗和消毒,而且過程中無需將硬式內鏡取出,避免了交叉污染的風險。
2、設置加熱件,在每個步驟清洗完成后利用加熱件對硬式內鏡進行干燥,避免了上一步驟的溶液對下一步驟的溶液地干擾,從而提高了清洗的效果。
3、通過清洗桶與加熱件的配合,使清洗桶不僅具有清洗的作用,還具有保存硬式內鏡的作用,即:完成最后一步清洗后,通過加熱件對硬式內鏡和清洗桶加熱,干燥后的硬式內鏡即可使用,此時無需將其取出,使其放置在清洗桶內進行保存,使用時再取出直接使用即可,避免了對硬式內鏡造成交叉污染,同時使用更加便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6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